铿锵四人共话司法公正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08-05-29 点击次数:491
2008年5月29日,法思讲堂在紫金港校区东一215教室如期举行。来自浙江省高院的陈增宝法官、浙江省检察院肖立威检察官和光华法学院的胡铭老师和沈琪老师四位铿锵法律人,围绕司法公正问题展开唇枪舌剑。案例的精心穿插和主持人胡铭老师的巧妙穿引,引发一次又一次激烈的争论和精彩的论述,掌声雷动,笑声连连。
(一)法官不是神
讲座刚一开始,胡铭老师向大家展示一个素材:广东一夫妇败诉后法院外自杀身亡与法官(莫兆军)被诉玩忽职守一案。随后,他便邀请陈增宝法官来个开场定罪。陈增宝法官认为,人不是神,尽管法庭是实现正义的场所,但是法官认定的事实与客观事实之间有差距是客观存在和可以理解的,因而本案中法官的行为不构成违法。但是法官的工作行为本身有待改进,比如夫妇二人的激动情绪应当引起法官的关注与警惕,对他们更加耐心,并给予他们如何取证等方面的指导。
肖立威检察官则进一步从司法公正的角度认定法官玩忽职守。司法公正分为程序公正和实质公正,该案中法官按照正当程序查核证据,做出判决,做到了程序公正;但是法官的调查取证的权力没有有效行使,而且没有尽到注意义务和侦查义务,导致夫妇含冤自杀,显然没有实现实质公平。
胡铭老师的“法律人从职业立场和思维方式理性地思考问题,而普通民众则容易群情激奋”的一席话引发沈琪老师的精彩独到的论点:“一是莫法官的判决完全正确,二是检察院的起诉完全错误。”他认为,法官的义务就是“高高在上,维持法律正义和法律尊严,而不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法官不是神,司法判决中的错误不可比避免;法官管多宽才算践行司法公正,真正实现正义?大家在听了3位法律人的探讨后,都有了自己的思考。
(二)舆论监督与判决公正
随后,胡老师又介绍了东北黑老大“刘涌”由于受舆论影响两次改判一案的概况,并请陈增宝法官评定。陈法官很激动地说:“舆论是把双刃剑。”他强调媒体的价值理念和运作规律与司法判决的冲突:司法判决要求获取全面的信息,形成有效、有力的证据,做到居中判决,而媒体追求民主与言论自由,意见形成比较随意,又由于信息量有限容易形成非理性的、结论性的或带有倾向性的意见,引导民众形成主流意见,给司法部门造成很大压力。
胡老师的观点则针锋相对,“目前“不负责任”的声音还太少,只有一个声音很可怕”,媒体有表达自由,其声音应当是多元的,只要这样民众才能学会辨识各种消息的真假和理性地看待一个事件,法官才能真正不受媒体和舆论的干扰,独立审判。
他们的精彩发言不时获得了场下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三)司法腐败严重吗
最后,胡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一份关于高院院长下马的材料和一份关于公众对司法部门信任度的问卷调查,这个问卷调查的结果将茶座推向高潮。问卷结果显示超过半数民众不信任司法部门,原因则有社会风气不好、制度不完善等等。对于这些现象,陈法官解释说:以上材料只能说明公众对司法部门印象不好,原因主要有三。一、司法腐败客观存在,这同其他领域的腐败一样不容忽视和否定;二、这是由司法的特殊地位和作业决定的,作为社会争议的最后一道防线,百姓对其期望值很高,“不是司法部门的腐败不能容忍,而是司法部领域最不能容忍腐败” ;三、当前国家形势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长期积累的矛盾一起涌向法院,造成上访量过多,工作压力过大,法院超负荷运转,客观降低工作质量,另外有些历史遗留问题并非单靠法院可以解决。
问卷中有个问题是:对于各司法部门你最信任哪个?法学院的学生多数认为是法院,这让陈法官和欣慰;但调查结果显示检察院赢得民众最高的支持率――肖检察官做出两点解释。一是百姓对检察院印象好主要跟检察院近几年在反贪方面做出的工作绩效有关;二是在公检法三家中,检察院主要负责起诉和反贪,权力最小,违法运作的空间和可能性也最小。另外对于民众对司法部门的误解,他表示遗憾,但坚定而神情地说:“我们一直在努力!”
法律人的坚毅和执着感到了在场的每一位准法律人,热烈的掌声表达了他们由衷的敬意。
(四)法律人:法学院离法院有多远
在胡铭老师的建议下,两位老法律人从职业的角度分析了如何培养法律人的思维方式,真正从法学院走向法院。肖检察官认为:首先要培养独立分析判断的能力,强调证据;其次要理性认识问题,兼听则明。陈法官则强调了实践练习对于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性,建议通过案例学习、模拟法庭、暑期实习等方式训练,还特别欢迎法学院同学假期来高院实习。法律人是一个光荣的称呼,肩负着神圣的职责与使命。铿锵四位法律人,法官、检察官、学者,清茶一杯共同研讨司法公正、探讨法律理论与实践,尽管立场不同,观点各异,却向准法律人展示了法律人的风采与典范,让他们提早感受和认识自己的神圣称号的深远意味。
它给光华法学院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接触法律理论与实务互相冲击与融合的平台,同学不但学到了平时所学不到的法学知识,同时也领略到了不同法律人的人生风采,特别是对于大一与大二的同学来说,更丰富了自己的法学内涵,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也加强了我们今后继续办好法思讲堂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