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本,优化培养--记全日制法律硕士课程建设研讨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09-02-02 点击次数:2760
文/JM教育中心暨研究生教育中心办公室 摄/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研究生 陈清亮
学生以学习为其根本任务,学院以教学为根本内容,而研究生教学的基础在于课程培养方案的建设和优化。学院对此高度重视,特别于2009年1月16日召开全日制法律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研讨会,孙笑侠院长和王冠玺副院长以及多位相关老师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由JM教育中心主任李有星教授主持。
李老师首先感谢各位老师对全日制法律硕士课程建设的重视,百忙中参加此次会议。然后,李老师介绍了此次会议目的与会议主要内容:在2006年国务院学位办规定新课程基础上,学校研究生、法律硕士管理电子化、学生培养的专业化、应用性要求,特别是如模拟法庭、法律谈判等课程的建设尤其迫切,在学生选课方面,如何利用法学研究生课程资源,如何对接等等问题,需要通过会议加以解决落实。
孙笑侠院长充分肯定此次会议的重要性,并确定了此次会议民主讨论、集中解决、有效提高的基调。与会老师主要围绕以下五大主题展开了积极而热烈的讨论:1.对全日制法律硕士课程整体评估;2.法学研究生课程与法律硕士课程对接(包括网上选课程序的对接以及课程内容的对接);3.实务课程的建设,如模拟法庭、法律谈判等课师资、内容、授课方式、教学评估方法、负责人确定;4.教学评估;5.在职法律硕士拟定的学生选择方向。王冠玺副院长对课程对接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JM教育中心副主任翁晓斌教授指出了研究生课程评估和本科生课程评估的区别;方立新教授对研究生课程评估提出了自己的设想;钱水苗教授认为作为教师参加此类会议非常有意义;王为农教授对实务课程建设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朱晔副教授带病参加会议,并全程认真参与;翁里副教授认为此种民主讨论的方式非常好,并提出了法律英语课程的重要性;许建宇副教授提出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重要性,得到与会老师的认同;李华副教授、韩家勇副教授对与会多个主题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费善诚副教授、章立军副教授也积极参与此次会议;林劲松副教授设想了法律文书写作课程授课内容与国际接轨问题;周江洪老师以国内其他高校为例提出了我学院可以借鉴之处;徐进老师以日本高校为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等等。
经过与会各位老师热烈而积极的讨论,会议最终形成以下决议:
1.全日制法律硕士课程评估
基本肯定现有法律硕士培养方案,但根据老师意见、学校规定、入研究生院系统需要等作些许调整;每门课程确定1-2个牵头老师,由牵头老师负责课程入网表格的填写,组织相关老师授课等。全日制法律硕士读书报告要求半年一篇。今后讲师以上的老师如有意愿,均可以申请增加新的选修课程,由学院和学校审核批准。
2.法律硕士课程要与法学研究生课程对接:
(1)公共课程由研究生院统一安排,法学研究生和法律硕士可一同屡修;
(2)专业课程方面,除以下(3)所提及的课程以外,一年级法律硕士专业课程自成体系,不选修法学硕士专业课程;允许二年级以上的法律硕士研究生在学法律硕士专业课程有余力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意愿适当选修法学硕士专业课程;
(3)《法学前沿》与《比较法与案例研究》作为所有全日制研究生的必修课程进行打通对接。
3. 实务课程的建设
《模拟法庭训练》由翁晓斌老师牵头组织;
《法律文书写作》由林劲松老师牵头组织;
《法律谈判》与法律诊所对接,由吴勇敏老师和胡铭老师牵头组织。
4.教学评估
2009年开始启动,首先由研究生教育中心暨JM教育中心根据与会老师的意见草拟方案后提交学院讨论;
5.在职法律硕士拟定的学生选择方向
司法法务、政府法务、民商财经法务、社会法务、、知识产权法务
经过与会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会议成功完成了各项议题,圆满而有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