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公法论坛”第八期:从“食品安全事件”开始的法学思考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0-03-23  点击次数:2571
        
按:完全是巧合,但却是有意义的巧合。本期两位报告人各自提交的论文竟都是因“吃”而作的,故追加本期主题为“从食品安全事件开始的法学思考”。杜仪方博士从“三鹿奶粉”反思国家赔偿制度,将传统论题在“国赔法”修法的新背景下提出,其比较法上的丰富素材则是杜博士访学日本的重要收获。林沈节博士从“农夫山泉”检讨食品安全警示制度,尝试引入管制行政法等新的理论元素,其探索的成果同样值得期待!
日期:2010年4月1日(周四)下午 14:00-16:30
地点:浙大之江校区7号楼106会议室
主办:浙江大学公法与比较法研究所
议    程
| 主持人:章剑生/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博导 | |
| 14:00-14:20 | 第一单元:产品警示信息的规范化 ——以经营者的权利保障为视角 报告人:林沈节/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20min) | 
| 14:20-14:40 | 评议人:宋华琳/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书面评议10min) | 
| 评议人:唐明良/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博士研究生(10min) | |
| 14:40-15:10 | 自由讨论(30min) | 
| 15:10-15:20 | 休息(10min) | 
| 15:20-15:40 | 第二单元:依职权行政不作为赔偿的违法判断标准                                ——基于日本判例的钩沉 报告人:杜仪方/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博士研究生(20min) | 
| 15:40-16:00 | 评议人:王莉/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博士研究生(10min) | 
| 评议人:张效羽/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博士研究生(10min) | |
| 16:00-16:30 | 自由讨论(30min) | 
                                                浙江大学公法与比较法研究所
                                                     2010年3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