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院长论坛之“大学治理与人文主义”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0-05-26 点击次数:1236

每个人对大学都有着不同的体会、不同的理解。伴着紫金港初夏凉爽的晚风,5月25日晚,2010浙江大学文科学术活动月之院长论坛系列第一场在国际会议中心223隆重举行。本期院长论坛主题为“大学治理与人文主义”,由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夏立安教授主讲。浙江大学社会科学院重点成果推广部袁清部长一行、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外事科研科冯利君老师等出席了活动。
讲座围绕着一系列发问贯穿而成:夏院长首先以“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开始,向大家指出了三个发人深省的现象:“被××”、连续发生的校园凶杀以及关于中国崇尚拜金主义的调查,同时发出“是人文主义衰落了吗”的疑问。       
紧接着,夏院长从人文主义的概念出发,对西方人文主义、中国古代和新儒学的人文主义进行了比较总结,并在卡西尔之问和李约瑟命题之后,提出了新的命题:“古代拥有浓厚人文主义的中国,为什么今天人性堕落?”“是教育失败了吗?”
接下来,夏院长以福建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为引子,对“思想与言论自由”进行了一番探讨。夏院长介绍了约翰·密尔和詹姆斯·斯蒂芬关于自由的理论,并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霍姆斯在申克诉合众国案中提出的衡量公民言论自由的“明显而即刻危险”标准对上述文件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之后,夏院长以巴克案引出了“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话题,并通过对格鲁特诉博林杰和格拉茨诉博林杰两起案件的比较,指出关于平等权保护的判断标准,即其目的须实现了“政府迫切的利益”,采用的手段必须符合“必要且危害最小”原则并且严格限缩范围。
    在介绍完人文主义的相关理论之后,夏院长还就一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话题,即学校的管理权与学习权、教学权的边界问题、荣誉学院学生与普通学院学生平等性问题、通识课程的定性问题等等发表了自己的独特理解。
夏院长演讲结束后,进入了本次活动的第二个环节——现场互动交流。对于同学们提出的种种困惑,夏院长均给予了耐心而详细的解答。针对某些问题,现场的师生之间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气氛非常活跃。
在讲座的最后,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重点成果推广部袁清部长向夏院长赠送了纪念品,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光华法学院学生通讯社 李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