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论坛”2010年第六期:把法官当“人”看 ―― 兼论程序失灵现象及其补救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0-11-24 点击次数:5090
“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论坛”2010年第六期
主题: 把法官当“人”看 —— 兼论程序失灵现象及其补救
主报告人:兰荣杰 Ph.D J.S.D
主评议人:翁晓斌教授、林劲松副教授
主持人: 胡铭副教授
时间:2010年11月26日(周五)晚上6:30
地点: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七号楼103教室
注:因活动临时冲突,故原定于11月29日(周一)的“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论坛”第六期提前至11月26日(周五)举行,请大家互相转告,谢谢。
核心内容:
中国法官的社会形象可谓扑朔迷离:高层立法者视其为“完人”,基层管理者当其为“小人”,老百姓可能更多认为是“坏人”,不少学者眼中则完全是“隐形人”。实际上,法官无非是与你我一样的“凡人”,既是镶嵌于复杂网络的“社会动物”,又是精到于成本收益的“经济人”。当前司法审判的诸多问题,其实都在于没有把法官当“人”看,所以制定出一些注定遭遇抵制或扭曲的规则。
“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论坛”背景简介:
以诉讼法学为核心,结合当下司法改革的热点问题,整合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相关学科,吸收本院教师、校外知名学者、硕博士研究生、司法实务部门骨干和新锐律师等,以主题报告、评议、讨论等形式,对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的重点问题、新问题进行学术争鸣,以达到促进学术交流,提高诉讼法学教学、科研能力,提升诉讼法专业和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水平的目的。
本论坛的特色:学科整合、立足前沿、结合实务、围绕热点、师生互动。
本学期已经成功举行五次论坛活动,分别如下:
第一期:《法律现实主义、研究范式与转型期司法》,主报告人:胡铭副教授,主持人:林劲松副教授,主评议人:翁晓斌教授、陈林林副教授、周翠副教授、石毕凡副教授。
第二期:《中国证据制度的现实特点与发展方向》,主报告人:龙宗智教授(四川大学教授、博导、985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主持人:翁晓斌教授,主评议人:胡铭副教授,主要参与人:阮方民教授、林劲松副教授、叶良芳副教授。
第三期:《司法如何才能正当?——从民事诉讼角度看中国司法的困境和转型》,主报告人:翁晓斌教授,主持人:胡铭副教授,主评议人:林劲松副教授、周翠副教授、赵秀举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第四期:《民事诉讼运行的政治分析》,主报告人:张卫平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博导),主持人:王冠玺副教授,主评议人:翁晓斌教授,主参与人:林劲松副教授、胡铭副教授、周翠副教授、赵秀举博士、郑磊副教授、蒲一苇教授(宁波大学法学院)。
第五期:《纠缠于证据能力与证明力之间——对新出台的两个证据规定的反思性解读》,主报告人:林劲松副教授,主持人:胡铭副教授,主评议人:兰荣杰博士。
感谢关注与支持,欢迎全院师生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