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版法治地图探径――记法理学沙龙第29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4-11-17 点击次数:775
11月13日晚,初冬乍寒,在光华法学院图书馆报告厅,梁治平教授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国热议的“法治”问题做了题为《2014版法治地图探径》的沙龙讨论。沙龙由夏立安教授主持,康奈尔大学法学院於兴中教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陈林林、季涛、余军等老师出席了此次沙龙,并做了精彩的点评。
讲座伊始,梁老师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社会各界就“法治”问题从多角度进行了解读和分析。在他看来,那些解读或宣传造势,或教条式批判,而极少从学理的角度来观察。今天在2014版法治地图的探径中,他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学理式观察者。首先,梁老师以图为喻,宏观地、条理分明地描述了十八大三中全会报告的相关内容。梁老师点出全会首次以法治为题,论述问题系统,规划改革全面,具有务实性、针对性等基本特点。继而,他分别从党的领导的宣示与证立、法治释义、党治前提下的法治、党治与法治的关系、法治与政治、党国分合等六个方面迂回而又细致地阐述了法治与党治之间难以调和的内在张力。梁老师指出,法治作为一项事业需要通过不断努力去接近,去达成。在追求法治的过程中应当将问题明晰化,使法治的归法治,党治的归党治,划清法治的地图,实现对法治的理性构建。
梁老师从文本入手,生动地描述了决议、公报中的显图与隐图,他关于党治与法治的分析,激起了在场师生的热烈讨论。追梦法治,依旧任重而道远。
供稿人:兰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