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初入法门的17级法学生,促进班团建设,2018年11月23日下午三点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1教学楼102教室,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举办了“明法致公・师长说”――光华法学院本科2017年级联合班会。莅临此次联合班会的嘉宾有光华法学院民商法研究所章程老师,光华法学院本科辅导员骆笑老师,光华法学院本科一、三支部书记吴炜�学长、 陈科学长,以及光华法学院学长代表马路瑶学姐、游晓薇学姐、杨晓菲学姐、刘佳玮学长。此次联合班会由光华法学院1701班代表王佳璇同学主持。
从民法学习方法指导到保研考研的经验分享,再到丰富人生经历的分享,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大学生活上,同学们都收获颇丰。同时,此次联合班会还设置了“校情院情我知道”环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加深了同学们对于校史校情和法学院概况的了解。2017级的各团支部也在此次联合班会中向大家展示了各团支部建设状况,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8级刑法学博士研究生马路遥学姐首先做了本校保研的分享,她从“为什么要读研”谈起,告诉仍处在选择未来方向阶段的同学们读研的动机可能有很多,可能会不断变化,读研不一定是最优的选择,但一定不是最差的选择。关于保研的准备以及需要做的努力,她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认为在本科阶段需要明晰专业课学习的定位,树立信心,扬长避短。最后,她从自己保研的心路历程出发,以一句话作为她此次分享的结尾――“偶然与计划相伴而生,无论哪条路,坚持下去就是对的,只要不忘记法律人的初心。”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民商法研究所的章程老师将其对于同学们日后法学学习上的期待和指导娓娓道来。在大学学习的心态方面,他希望无论是本科一年级还是高年级的同学,都应始终保持一颗宽厚的心,不能够只局限于未来个人的温饱问题甚至为此而产生焦虑感,应当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要从世界看自己,从时代看自己,而非从自己来看世界,看时代。在学习方法上,章程老师则认为应当拒绝“问什么答什么”这样的模式,认为大学生应当多加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应抓住机会接受多元化的知识,不自我设限,只有如此才能够让不同领域的知识碰撞出火花。章程老师还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关于民法学习则建议通过做一定的题目来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章老师的讲话有条有理,从容不迫,将大小道理贯穿其中,令同学们受益匪浅。
光华法学院15级涉外法律人才方向本科生游晓薇学姐现已保送至北京大学研究生,她向同学们分享了其外校保研的经验。游晓薇学姐非常细致地罗列了在大二阶段可以做的事情,不仅在学业提升方面对同学们进行了指导,还在综合能力的培养上给予了大家一些建议。在外校保研的流程方面,她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向同学们分享了实用的备战指南。同时,她认为应当多给自己留有选择,勇于尝试,不轻易说不可能。
18级科硕的杨晓菲学姐向大家进行了考研经验的分享。她从明确目标、专心复习、调整心态三个方面为同学们指点迷津,在同学们关于考研院校和专业的选择上也给了许多建议,在备战考试的技巧和经验上将自己的曾经的所得所感向大家一一讲述,让同学们对于考研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
在之后交流与提问时,同学们也将自己的疑惑一一提出,在场的老师和学长学姐都进行了认真的解答。
光华法学院18级法律硕士研究生刘佳玮学长作为受邀的优秀学长向大家展示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他在本科期间曾作为上海市十年来首批进藏兵,在西藏,他说“缺氧不缺精神”。他还强调了坚持的重要性,任何事情只要不断坚持,终能够习惯成自然。从他的身上,能够看到一个榜样所应具有的优秀品质,让在座的同学们都深感敬佩。
在“校情院情我知道――本科教学评估应知应会知识竞答”这一环节,各个班级的同学都准备得十分充分并且踊跃参与其中,自信从容地应对每个问题,在经过几轮激烈的抢答之后,最终法学1703班答对的问题最多,在此次竞答中脱颖而出。通过“应知应会”环节,同学们对于校史校情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对于法学院的概况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最后一个环节,四个团支部都进行了具有特色的展示,将现阶段各个团支部建设的成果和对于未来的规划非常清晰地展现在大家眼前。马路瑶学姐也对其进行了点评,点出了各个方案中一些优点和不足,表示各团支部在未来的建设中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本次联合班会让同学们收获颇丰,不少同学们都表示从中获得了改善自己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动力,对于未来也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文稿:张婕妤
摄影:张颖 张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