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师德师风相关的重要指示意见,光华法学院面向广大教职工组织开展师德专题教育。
2021年7月18日上午,光华法学院常务副院长胡铭教授为学院2021年“育人强师”班的全体学员开展“不忘立德树人初心 恪守师德师风底线”专题讲座。胡院长强调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教师的期望与定位,以及党中央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高度重视。并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对立德树人的体会,加之纪检监察部门及工作期间讨论或接触过的一些关于师德师风的案件,用以案说法的方式,与在场的教职工进行深入交流。
他深入剖析了由于当今社会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的期待不断攀升,且师德师风相关负面事件是媒体热点关注和聚焦的对象,师者的个人德行会影响师资队伍整体的风气,高校教职工应把握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方位。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教书育人,而师德是以身立教的形象之本,教师应怀揣赤诚之心投身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工作,学会在与学生交流及授业解惑时寻找成就感和幸福感。只有师德师风高尚、受学生尊重的教师,其教师生涯才会快乐。
随后,胡铭院长带领大家重温了2021年4月习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讲话、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介绍了党中央对师德师风建设相关的一些文件。他强调,党和国家对高校教职工提出了殷切希望,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视达到了新高度。每一位教师都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是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期望。新时代教师应心怀“国之大者”,要成为“大先生”,传播先进思想,服务国家战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共同构建起了国家层面关于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胡院长结合高校教师特性,以学术不端、师生关系、意识形态、用印管理等警示案例为引,重点阐释了《十项准则》的主要内容,倡导广大教职工要守住底线、警钟长鸣;以黄大年、李保国等师德楷模的事迹为例,引导广大教职工坚定理想信念,涵养高尚师德,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他希望广大教职工可以深刻反思自己教书育人做得如何、个人学术做得如何,是否可以成为一个师德师风优秀、致力于提高学生培养质量、自身科研能力及学院学术声誉的学术大家。同时,他也期望广大教职工可以与学院同心同德,坚定理想信念,守好师德师风底线,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