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巩固和发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动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汲取历史智慧、明晰使命愿景、崇尚卓越追求、焕发精神动力,11月13日下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观看了电影《1921》并结合自身思想、学习、工作实际对端正入党动机、坚定理想信念以及新发展阶段使命愿景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本次课程分为线下班和线上班两个小班,由于疫情原因,紫金港校区、玉泉校区和城市学院的同学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线上参与了观影和讨论。
电影《1921》以时代“横截面”视角切入,聚焦1921年前后的故事,全景式重现了百年前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们,突破国际各股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追踪,聚集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见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重温建党历史,先辈的救亡图存、勇担重任的精神使得同学们备受鼓舞。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站在“两个百年”交汇、“两个大局”交织的关键时刻,一名合格的党员必须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学习我们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明确更远大的使命愿景,肩负起举旗定向、走在前列的新担当,对此,同学们进行了讨论和分享。
叶子超同学认为立足在两个大局,就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立场下,首先应该聚焦于当前的19届六中全会。然后结合电影,我们国家这两年也推出了很多相应的这种宣传,尤其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些影视作品,比如长津湖、觉醒年代、我和我的祖国,还有山海情等作品,体现出我国影视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郭宇佳同学认为,一直以来,我们党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初心和使命。作为浙江大学的学生,我们同样肩负着国家、社会、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孙中山曾言:“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己身”,作为光华法学院的学生,我们应该扎实地学好专业知识,秉承“求是厚德,明法致公”的院训,坚持“求是”的科学态度、坚守“厚德”的伦理目标和价值追求,锻造“明法”的职业技能,追求“致公”的卓越理想,传播法律精神,弘扬与引领法律文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自己的信仰,将自己的人生与产业、国家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林乐怡同学说,行政法课上老师让大家讨论的一个问题——中国特色的模式能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治文明?她的回答毋庸置疑——当然可以。她一直对共产主义怀抱着必胜的信念,即使我国现在的法治建设还需很长的路要走,但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作为法学学子的我们更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积极投身到法治中国的建设中去——用时间和实践的结果来证明中国特色的法治模式可以成为真正的法治文明、共产主义必定会胜利。
陈建军同学认为,坚定理想信念需要我们夯实理论基础,用理论武装自己。我们要利用好时代、学校给我们带来的“红利”,在思政课堂上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夯实理论基础;在课后也要利用好自己的空闲时间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对于新时代的青年来说,我们应该用心关注国家、社会、公民个人身边的变化,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党的带领下紧随时代发展潮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建成历史伟业的实践活动中坚定理想信念。
本次的影视教学暨学习讨论课顺利举行,同学们在观影的同时能够积极思考,将影片内容与中国实际、自身实践相结合,踊跃发言,热情互动,充分展现了各位同学作为浙大人、法律人的远见和担当,取得了良好的宣传和教育效果。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把使命愿景转化为实际行动,坚持以远大的使命愿景凝聚奋斗力量,勇担时代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文字:纪雨璇
图片:韦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