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过半,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法学2004团支部赴浙江省“法治有我”寒假社会实践团的实践活动进行到了中期。在除夕前,“法治有我”寒假社会实践团共进行了三次专访调研,在浙江省内各地探寻法治足迹,体悟法治精神。
01 徐辰航学长专访
2022年1月24日,“法治有我”寒假社会实践团宁波小队采访了在海曙区工作的徐辰航学长,徐辰航学长在采访中对“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深刻理解让我们印象深刻,他的工作故事同样让我们收获颇丰。
首先,徐辰航学长简单介绍了一下纪检工作和相关法律,接着,徐辰航学长阐述了自己对于纪检工作中法治思维的运用和体现的理解。
随后,针对本次社会实践的主体。徐辰航学长提出了自己对十六字方针变迁的见解以及对新十六字方针在法治实践中作用的认识。在此之后,我们询问了徐辰航学长对于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宁波依法治市的进程、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的理解。徐辰航学长还表达了自己对纪检工作与法治建设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并提出了对于法治建设中的存在的滞后问题与不可避免的漏洞的建议。
最后,徐辰航学长又从在校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出发,谈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能为我们的法学学习和未来择业提供哪些指导方向。
徐辰航学长将理论和工作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地为我们介绍了他理解中的“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我们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02 董贞峰学姐专访
2022年1月25日下午,“法治有我”寒假社会实践团来到了富阳环山乡,采访了当地的选调生董贞峰学姐。在她的带领下,我们了解到了环山乡的法制建设现状。
首先,我们参观了“环山乡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在调解中心,我们向董贞峰学姐和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些有关司法公正和法制建设状况的问题,对此,他们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环山乡民主法制公园的长廊上有对环山乡法制宣传工作的介绍,包括扫黄打非、绿书签活动、打击非法出版物、防止校园欺凌、保护世界知识产权等等,营造了良好的法制宣传氛围。
同时,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环山乡的环保工作做的非常到位,基本每家每户门前都有两种垃圾桶,且都贴有垃圾分类的指导性标识,董贞峰学姐说,目前实施的“包干到家门口”政策,每月评比制度,正让环山乡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动人美好。人人树立环保意识,实际上也是塑造规则意识、责任意识,最终有利于法治文化的建设养成。
03 孙聪碧法官采访
2022年1月27日,“法治有我”寒假社会实践团来到了鹿城区人民法院东郊人民法庭,对孙聪碧法官进行了采访,从基层法院的实务工作中了解到国家法制政策的落实状况。
法律援助越来越成为矛盾调解的一大重要途径,近几年来由于案件纠纷的增多,矛盾调解成为了避免当事人对簿公堂的一大方法。孙聪碧法官谈到,温州当地多处法院就设有矛调中心,做的较好的有马屿人民法院,他们真真切切地把家事庭的审判经验运用到矛调中心的调解中,从细微处入手,让法院成为法治的最后一道防线而不是第一道防线。
孙聪碧法官还讲到,随着法治观念的进步,法院的权威性、终局性观念也逐步在人们的心中扎根。基层的司法实践也很注重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平衡,致力于通过这两方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同时,法治宣传也一直是法院的工作之一,法院正在不断通过现场宣传等传统方式以及新媒体宣传等新兴方式对法治进行宣传。
社会实践进行到中期,“法治有我”社会实践团也走过了浙江省的一些基层地方,看到了国家法治政策在基层的落实状况。本次社会实践,使我们对于十六字方针与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均有了更深理解。我们将再接再厉,走入更多基层机关,为成为更加优秀的法律人,为中国法治的美好明天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