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球健康峰会讲话指出:“抗击疫情是为了人民,也必须依靠人民。”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各地基层行政机关都经受了疫情的考验,也形成了自己的疫情防控措施体系,但近来,其中一些防控措施亦饱受争议。
上述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对基层行政机关在防疫背景下作出的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认识;调研观察的重点由此可落于,如乡镇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街道办等,作出的疫情防控措施,在主体、权限、程序等方面是否合法,相关行为是否遵循比例原则等。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赴浙江省杭州市等”疫情防控下基层依法行政问题研究“寒假社会实践团基于上述问题,兼顾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总结历史经验,对比域内外疫情防控现状与举措、经验与困境,并在国内疫情防控相关基层单位开展调研走访。探寻既有益于疫情防控,又规范行政行为的,既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又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助力共同富裕问题的制度设计与安排。
实践初期,我们进行理论研究学习,了解依法行政概念、特征等,探讨反思我国疫情防控在依法行政方面的经验与问题,基于全球视野,了解他国疫情现状及疫情防控举措,反思其中的弊病,探讨未来可供依循的在法治轨道上的疫情防控举措。
实践中期,我们展开了广泛的调研走访。我们首先前往了基层疫情防控的主战场——社区。2022年1月24日至1月28日,实践团队成员李一帆对所居住的河南省濮阳市盟城小区的社区基层防疫工作进行了调研与采访。总体上讲,盟城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盟城物业服务区主要负责门岗防控和小区消杀等工作,居委会主要负责疫情返乡报备和中高风险人员隔离工作。调研走访结果显示,防控工作稳步开展,居委会负责的返乡登记也并没有出现“一刀切”的情况。
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疫情的散发,亲临了疫情防控中依法行政的实战。2月11日,实践团成员吴晓微针对自2022年1月1日起发生在宁波市北仑区的集中疫情,对宁波市北仑区司法局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响应疫情防控的要求,采访以线上的方式进行。在采访中了解到了在北仑区本轮疫情防控的过程中北仑区司法局所负责的工作与所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据了解,北仑区司法局坚决贯彻浙江省宁波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结合自己的职能开展工作,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在疫情防控措施的合法性方面,受访者重点提出,疫情防控工作应该是在依法行政的框架下进行的。而关于疫情防控的法律体系从上到下应该是比较完善的,总体是在传染病防治法的大框架下进行规划设计,截至目前,尚未出现因行政人员滥用职权或者其他违法行为而被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情况。
对基层疫情防控的依法行政问题,实践团队成员余晓倩采访了开化县检察院检察官,其表示:“在疫情初期,大家都没有应对经验之时,部分基层的行政工作不可避免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但程度轻微,在积累了经验后又及时改进,整体情况还是不错的。”
总结而言,在调研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基层组织也在不断调整自我疫情防控的举措,逐步回归到依法行政的正轨上,而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也正形成疫情防控的合力,在法治的轨道上有序开展,既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又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可以说,疫情防控这场攻坚战,在基层依法行政领域,我国前景乐观,如宁波运用高新技术助力疫情防控,又如上海傲人的精准防控成绩等等,各地都在探索卓有成效的防控举措。而在对正当程序原则的忽视导致的权限争议频发且缺乏高效解决机制,高压问责令政府可能采取极端手段,未能贯彻疫情防控信息报告、披露和预警的法治要求,应急管理中对高效的过度强调和行政执法人员过度自由裁量,导致某些应急处置措施不合理、人性,侵害相对人合法权益,执法队伍散乱,缺乏统一有效的规制等方面的问题,值得各地更为深入的实践探索。
在全球疫情形势不容乐观的当下,世界其他各国违法行政的行为远超我国,而中国疫情防控的经验,将用强有力的结果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