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下午,由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学生成长中心主办、学生会学业与职业发展中心承办的生涯规划分享会以线下宣讲和钉钉直播结合的方式如约举行。光华法学院学生会学业与职业发展中心干事沙燕主持了本次分享会。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冯洋老师,光华法学院2018级本科生王栋栋、高兴学长,竺可桢学院2018级人社班本科生李岱阳学长作为特邀嘉宾,分别从师长和朋辈的角度,围绕推免和留学两大主题,为法学20、21级的同学们联袂奉献了富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精彩分享。
王然老师首先代表活动举办方致谢各位师长、学长抽空来分享个人学业生涯规划。王然老师希望通过本次分享会大家可以用学长们的经验对比自己的条件,从而更好地认识不足,给自己定位,为自己的生涯规划开阔思路。王然老师给大家提出了两点意见,其一是希望大家在国家发展和个人追求中寻找最大公约数;其二,本科教育以学习方法、思维、能力为导向培养,同学们不必对就业过分恐慌。
冯洋老师提出大家应该站在社会的需要和个人志趣的角度去规划自我发展方向。接下来,冯洋老师从几个角度结合自身实践给大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第一部分,怎么办?冯洋老师希望大家行动起来,坚持下来,提高阅读能力和英语水平。他认为健康是最重要,平时要注意身心健康,不要无谓内耗。第二部分,推免和后续。平时要训练个人阅读理解能力和有深度的表达自己的能力,这样才可以在推免后的复试环节脱颖而出。老师举例说,在表达自己的时候要突出自己的稀缺性和潜力,这样才会让评委眼前一亮。第三部分,留学及后续。老师鼓励大家在本科阶段要“好高骛远”,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有留学的机会就走出去看看,这有助于培养个人能力和开拓眼界。第四部分,就业及后续。如果大家选择本科毕业直接就业,要提早规划、提早准备。第五部分,考研及后续。老师谈到,目前考研压力越来越大,大家要慎重选择目标院校,选择较高的平台有利于未来职业发展。进入复试后的自我介绍环节一定要充分表达自己,信息量要足以让评委了解到个人的职业规划和对于学术研究的向往。
王栋栋学长建议大家在选择留学、保研还是就业时要以职业规划为导向,不要为了读研而读研。学长在接下来的讲解中,详细介绍了律所、券商、法务、高校等就业单位对招聘对象不同的要求。学长建议大家多去实习,发现自己喜欢的职业,再对自己下一步的发展进行规划。
最后,学长向大家讲解了保研的重要时间节点和流程,还分享了自己的保研心路历程。
李岱阳学长从自身经历出发,进行细致清晰的留学申请分享。学长先强调我们需要以自己未来的目标来选择院校地区。如果未来想要从事学术研究方向,可以考虑欧陆或者日本的院校;如果想要从事法律职业,那就像他一样申请英美、香港等地区的院校。
学长对JD和LLM两个项目从时间花费、金钱成本、奖学金机会、是否可以在就读国家执业、竞争激烈程度进行的比较。通过学长的分析,我们对两个项目都有了基本认知,以此为起点去考虑留学申请方向。
学长按照各国家院校申请特点,运用思维导图分析了不同地区院校的优缺点。比如英国看重院校等级和GPA,而不关注实习和文书;英国院校具有认可度高、留学体验好、无需语言成绩申请等优点,但是花费比较高;香港留学申请则时间成本较高,且香港大学十分看重院校层次,但香港院校认可度高,留学花费也相对较低,环境也比较安全。但需要考虑的是,香港院校和新加坡院校留学体验都相对较弱。
高兴学长围绕“为什么选择LLM”“申请流程”“择校建议”和“中介选择”四个部分与同学们进行留学申请交流。
关于“为什么选择LLM”,学长自己的回答是将其作为一个保研和考研失败的Planb。当然,每个同学都有各自的答案。比如“想要成为非诉律师”“申请LLM相比国内硕士能够更快就业”“性价比比较高”等等原因。在申请前明确自己的动力和原因能够使之后的准备更明晰。
在申请流程上,学长从“材料准备”和“时间线”两个方面给了同学们许多小tips。比如准备推荐信时“有话可讲很重要”,因此需要找对自己有一定了解的推荐人。同时,他也推荐了准备语言考试可利用的资源,并提醒有考研、法考、留学申请多线并行的同学尽量在9月前完成材料准备。
在择校建议的分享过程中,学长分别假设了两位不同情况同学的可申请院校,使同学们能够对比参照自身情况进行院校选择。与李岱阳学长一样,他也提醒同学们尽早申请。
最后,学长建议多线作战、备考时间紧张或者英语功底薄弱的同学选择通过中介进行申请,并提醒同学们看重中介在法学申请领域的专业性与价格合适度。
分享会至此圆满结束。在本次分享会中,四位特邀嘉宾对推免、留学等生涯规划主题进行了详细的经验分享。三月中旬的紫金港,虽然春寒未绝,但已万物竞发。相信在老师、学长们的关切和引领之下,初登船、始渡法海的大一大二法学生们也能摆脱心中的惶惑,借东风远航,驶向梦想彼岸。让我们以冯洋老师的期望来共勉——“无论选哪一条路,都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