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暑假,在我校“砥砺奋进心向党·青春献礼二十大”社会实践活动主题的基础上,光华法学院团委社会实践部牵头组建了具有法学青年特色的赴多地“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法治护航共同富裕”暑期社会实践团。实践团紧扣“枫桥经验”这一主题,依托学院设在诸暨枫桥、海宁等地的研究基地,深入调研思考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基层社会治理、共同富裕建设之间的密切联系。实践团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切实提升法学学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高质量服务社会、服务学校发展大局。2022年6月27日至7月25日,实践团枫桥分队各个课题调研小组在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为期四周的暑期课题调研已经落下帷幕,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一个月中他们的精彩故事吧!
第一组的调研课题是“新时代‘枫桥经验’背景下基层社会网格治理多元协同、会商研判与民主协商机制研究”。
7月21日上午,课题组成员前往枫桥镇枫源村调研,枫源村党支部书记骆根土亲切接待。枫源村是“枫桥经验”的发源地之一,是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示范村,先后荣获浙江省综治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民主法治村、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文明村、绍兴市“五星3A”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骆根土书记在讲解中指出,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到21世纪,基层村社的管理与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完善,新时代就要学好、用好新办法。关于新时代农村治理,骆根土书记强调,在党建统领这一治理核心下,要依法、依规进行村民自治,深入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内涵,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
骆根土书记向同学们讲解了目前枫源村的网格治理现状:枫源村将三个自然村划分为三个网格,其中大竺网格有212户人家,大悟网格有216户人家,泰山网格有167户人家,每个网格配备“一长三员”即网格长和网格指导员、专职网格员和兼职网格员。
骆根土书记还热情地介绍了发源于枫源村的“三上三下”议事制度:一上一下是群众意见上,干部征求下;二上二下是初步方案上,民主恳谈下;三上三下是党员审议上,代表决策下。充分发挥村两委会、党员会议、民主恳谈会等主体力量,共同参与村务的决策、执行与监督。
最后,骆根土书记希望课题组开发的项目及有关数字平台能够进一步服务基层治理,尤其是优化老年群体参与基层治理、使用有关平台的体验,更好地助力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弘扬与相关政策的实施。
此外,在为期一个月的调研中,课题组成员还先后走访了枫桥镇社会治理中心、诸暨市迎宾社区、诸暨市政法委等地,对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网格治理中的实践与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
第二组的调研课题是“深挖‘枫桥经验’红色基因,助推枫桥文旅及研学产业创新发展研究”。
课题组于7月6日开展实地调研,就课题内容与枫桥镇吴镇长、周主任展开交流,主要任务是通过实地调研精准了解枫桥镇文旅研学产业发展现状与基层实际需求,更好地实现从“枫桥经验”到“枫桥经济”的转变。
在课题组成员来到枫桥镇政府后,吴镇长与周主任首先对同学们表示欢迎。周主任为同学们介绍了枫桥镇的历史文化与“枫桥经验”的历史发展,接下来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红色基因与“枫桥经验”在枫桥镇各景点的体现,并指出枫桥镇旅游资源可以分为红色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山水旅游资源、古镇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五类。
在周主任介绍基本情况后,吴镇长提出枫桥镇目前缺乏经济增长点的困境,并说明枫桥镇从前的工业增长点难以再支撑经济发展,因此枫桥镇希望能借助“枫桥经验”以及当地的人文、历史资源,将它们与文旅研学产业结合起来,从而助力枫桥镇经济的发展。吴镇长还指出,目前开发的研学线路景点扩充不足,无法将枫桥学院吸引的客流引流到枫桥镇其余景点,现有基础设施建设与配套产业如商业发展也存在不足。吴镇长还向同学们介绍了枫桥镇将围绕古镇打造新的研学路线和旅游景点、通过与企业合作进行市场化运营的设想。在交流中,同学们深入了解了课题信息与基层需求,本次调研顺利结束。
第三组的调研课题是“乡镇消防安全和应急管理深度融合研究”。
在实践期间,课题组成员前往枫桥镇杜黄新村、东和乡十里坪村、暨阳街道袁家村等地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了当地消防救援工作中“枫桥经验”的实践现状以及消防工作人员管理、队伍建设与培训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在枫桥镇消防支队的调研中,同学们了解到“枫桥式”消防救援队创建工作的基本内容:一是要始终坚持依靠发动基层组织;二是要始终坚持推动转型升级;三是要始终坚持深化全民消防宣传。在诸暨市消防大队的调研中,同学们了解了消防救援队与应急管理局在体制机制上的关系,对于“枫桥式”消防站创建的难点与重点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资料研讨、实地调研、比较分析、文本解释、问卷调查等方法,促进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同学们在专业知识、调研方法、协作能力等方面都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