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暑假,在我校“砥砺奋进心向党·青春献礼二十大”社会实践活动主题的基础上,光华法学院团委社会实践部牵头组建了具有法学青年特色的赴多地“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法治护航共同富裕”暑期社会实践团。实践团紧扣“枫桥经验”这一主题,依托学院设在诸暨枫桥、海宁等地的研究基地,深入调研思考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基层社会治理、共同富裕建设之间的密切联系。实践团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切实提升法学学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高质量服务社会、服务学校发展大局。2022年6月27日至7月25日,实践团枫桥分队各个课题调研小组在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为期四周的暑期课题调研已经落下帷幕,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一个月中他们的精彩故事吧!
第四组的调研课题是“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民营企业参与社会治理新格局”。
7月6日上午,课题组成员在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马高峰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诸暨市工商联调研学习,深入了解工商联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如何具体发挥作用。此外,工商联领导还向同学们介绍了诸暨市民营企业在参与社会治理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以及各具特色的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同时提出部分企业在安全风险防控、合规建设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为了解不同民营企业参与社会治理的具体方式,同学们随后对诸暨市富润集团、海亮集团、万安集团三家民营企业进行了参观调研。
同学们参观的第一站是富润集团“枫桥经验”与企业治理展示馆以及诸暨市孝德文化研究会。富润集团将“枫桥经验”的基本内涵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生产经营管理有机结合,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大事不出集团,小事不出序列公司,纠纷不出车间,矛盾不上交”,实现企业和谐发展。孝德文化研究会则借助传统美德判事明理,把众多民间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为传统文化助力“枫桥经验”创新发展探索出成功经验。
随后,同学们来到海亮集团进行参观学习。海亮集团以嘉行慈善基金会作为企业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开展扶贫帮困、大病救助、特需儿童救助等公益项目,助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
接下来,同学们来到万安集团参观调研。集团党组织积极参与集团投资发展决策,不断拓展党建工作形式,丰富工作内涵,有力地促进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步调一致。同时,作为一家科技型制造企业,万安集团切实把党建工作作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把党建工作与人才培育、技术革新、管理创新紧密结合,引领企业稳健发展。
通过走访调研,同学们实地了解了诸暨市民营企业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工商联、行业协会等组织在政企共商共建过程中的沟通平台作用,为进一步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保障。
第五组的调研课题是“法治乡村与平安建设——以村规民约有效性为视角”。
为了确保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课题组在实践初期进行了合理分工,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并实地前往陈家社区、杜黄新村、栎桥村、新长乐村、十里坪村、枫源村等近十个基层村社考察,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各村村规民约及其实施细则的文本、向村民和村干部进行访谈,获得了许多珍贵的资料。
在实践中期,课题组成员何剑波同学向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汇报了研究思路及分工。丁光飞院长建议在研究中强化村规民约的法治特点,立足诸暨实践,总结提炼先进经验。汪世荣教授围绕村规民约的契约属性提供了理论指导,并建议课题组增加实地走访的强度。课题组成员余纪萱同学向诸暨市青年基层干部汇报了初步研究成果,各位基层干部对同学们的研究深度表示肯定,就村规民约的制定作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前往基层村社实地调研等宝贵意见。
在实习后期,同学们在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陈茜楠、陈海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先后前往陶朱街道迎宾社区、枫桥镇枫源村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在迎宾社区,同学们主要就居民公约的制定、实施、监管等内容,和社区干部进行了交流,还走访了丹桂华庭小区了解居民公约中涉及的垃圾分类制度遇到的困难,以此为例,探究村改社区的村规民约与非村改社区的居民公约之间的区别。在枫源村,同学们主要就《枫源村村规民约》内容以及“三上三下三公开”民主决策制度,与驻村干部进行了交流,驻村干部以村内修桥为例,介绍了如何在决策中充分听取村民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