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 田上杜黄,五彩之路——光华法学院“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法治护航共同富裕”实践团枫桥分队风采录(第六辑)
发布者:王然  发布日期:2022-07-07 点击次数:8

编者按:今年暑假,在我校"砥砺奋进心向党青春献礼二十大"社会实践活动主题的基础上,光华法学院团委社会实践部牵头组建了具有法学青年特色的赴多地“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法治护航共同富裕”暑期社会实践团。实践团紧扣"枫桥经验"这一主题,依托学院设在诸暨枫桥、海宁等地的研究基地,深入调研思考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基层社会治理、共同富裕建设之间的密切联系。实践团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切实提升法学学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高质量服务社会、服务学校发展大局。


2022627日上午,实践团枫桥分队、海宁分队从紫金港校区同时出征,为期一周的暑期实践正式拉开了序幕。


202272日上午,实践团枫桥分队全体成员在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马高峰、李明哲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全国文明村、共同富裕先行村——杜黄新村进行参观调研。首先,当地运营公司的负责人黄俊皓介绍了该村近年来的建设情况,并且从品牌、活动、文创节点、农特产品和卡通IP等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公司正在进行的项目以及未来规划。接着,同学们参观了杜黄新村展馆,该展馆用五种颜色介绍了杜黄新村——红色彰显党旗之红、褐色代表土地之色、绿色代表生机之色、黄色代表农耕之色、蓝色代表数智之色。一年多以来,运营公司针对该村的特色设计了文创产品,联合当地啤酒公司利用废弃的育秧棚建设了旅游基地,利用种植技术培育了五彩西兰花等极具附加值的新品种,为该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随后,该村王海军书记向同学们介绍了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他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是头等大事,并且当地十分重视农业数字化和现代化,很早就进行了无人机施肥等机械化操作。关于该村的经济来源,王海军书记强调了产业链的重要性,他说,没有产业就谈不上乡村振兴,该村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产业,由村里统一规划承包,更好地利用土地,给村民带来更多的收入。室内参观结束后,同学们体验了水车等取水设施,实地感受了农耕生活。一旁的长廊中,有许多刻着“共同致富”、“平安喜乐”等不同字样的瓜果,象征着丰收的喜悦,也表达了当地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



参观杜黄新村后,同学们来到了该村爱心食堂,和当地的爷爷奶奶聊天,同时在食堂开展志愿服务,帮助工作人员送饭菜给爷爷奶奶。他们感谢的话语和慈祥的笑容,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当地村民的淳朴和热情。



下午,全体同学参加了光华法学院“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法治护航共同富裕”实践团第二次学习交流会。交流会上,五位小组代表畅所欲言,向同学们踊跃分享了自己六天来的所思所想。


第一组:新时代“枫桥经验”一方面坚持矛盾处置二元化机制,具体包括处置村镇矛盾的二元化和以行政、司法调解等传统调解力量为主体,社会组织等新兴调解力量为辅助的矛盾调解力量的二元化,并通过此机制实现不同矛盾的特殊化处理,提升人民幸福感、满足感、安全感;另一方面坚持弘扬枫桥优秀文化,在治理实践中实现基层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建设、治理效能提升、程序民主三者的有机结合。



第二组:牢牢抓住“枫桥经验”中的群众二字,用枫桥群众的事迹总结“枫桥经验”,以得出更加生动饱满的“枫桥经验”。六天的社会实践体现出传统仅依靠书本的学习方式正在转变,在研学中学习蕴藏于群众生活中的“枫桥精神”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并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研学产业与文旅结合发展的重视与指示。



第三组:从村庄能力村民问责能力两个角度来考察枫桥经验中的村庄治理是一种可以选择的范式。村庄能力是指村两委的领导能力和村集体发展经济能力,十里坪、新长乐、枫江、杜黄新村等村的两委都拥有强大的领导能力和发展经济的能力。村庄能力的增强带来的是村民幸福感的提高,村庄矛盾大量减少,“枫桥经验”也得到了良好发扬。何为村民问责能力?在对村干部的采访中,村干部纷纷直言他们的中心任务就是服务好村民,否则他们的工作能力会被村民质疑,甚至在下次选举中落选。民主法治在村庄治理中也得到了体现。



第四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意见》,该意见旨在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指出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枫桥经验”中对流窜犯的处理办法就是从诉源上预防矛盾产生和激化的一个生动实践。使基层治理显得更加温情,真正实现了发动群众,利用群众的力量去解决问题。



第五组以“村规民约”作为社会规范在不同历史时期内涵和功能的演进为出发点,讨论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结构和社会整体之间的关系变化,最终回归到枫桥精神的内核在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所表达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在功能分化的当代社会,“枫桥经验”所蕴涵的“人是目的,不是手段”的实质理性精神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随后,浙江大学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执行院长汪世荣教授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了肯定与点评。汪世荣教授对各组同学的课题研究提出了要求,希望同学们围绕课题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利用实践中获取的实证资料为当地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汪世荣教授为同学们作“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法治实践”主题讲座。他指出,国家治理现代化要率先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始,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的单元是城乡社区,治理的重点是社会治安。基层治理的方法是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依法治理,应以预测、预防为主,就地化解矛盾纠纷。他强调,社会治理中存在纠纷解决的效率、小区治安和消防治安、治安案件的处置等若干难点,基层社会治理的目标是践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促进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机结合以及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设。最后,汪世荣教授以一则案例引导同学们展开讨论,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点评。




文稿:余纪萱、朱可安 

图片: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