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践诺 | 打造党建“家文化” 师生互动暖之江记本科生第四党支部“吾爱吾师”生日祝福活动
发布者:王然  发布日期:2022-07-05 点击次数:5

2021-2022学年,光华法学院本科生第四党支部继续开展支部承诺践诺活动,代表同学们为临近生日的老师送上温情的生日祝福。这种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正是光华法学院“家文化”的体现。


(一)殷切祝福,情暖之江

2021年第四季度,初冬来临之际,十二月的之江刮着瑟瑟冷风,由于疫情,课程通过线上的方式开展。不过,即使无法见面,也无法阻挡师生之间的相互关怀。本科生第四党支部的党员同学们通过一对一赠送贺卡的方式,为近期过生日的老师们送上了来自学生的关心和祝福,感谢这群在尺讲台上默默培养、守望学生的可爱的人们。老师们也积极参与同学们的活动,给予同学们满满的关怀。在1112月期间,第四党支部的党员同学给生日共给学院吴卫华老师、何怀文老师、王敏远老师、聂原老师、石一峰老师、王超老师、王凌皞老师、袁艺榕老师、霍海红老师和翁晓斌老师等送上了生日祝福。同学们精心准备了电子贺卡,在贺卡里写下了对老师殷切的祝福与感谢之情,以及向周围同学征集的对老师课程、工作的建议,通过邮件、微信等电子发送的形式,给了老师们一个“意外之喜”,将同学们的诚挚祝福送给老师。在收到同学们的祝福后,老师们纷纷表示非常暖心和感动。



(同学们为石一峰老师送上的生日祝福)



(同学们为何怀文老师送上的生日祝福)



(同学们为王敏远老师送上的生日祝福)


(二)师长解惑,引领前行

第四党支部的同学们回忆,在未受到疫情影响、仍保持着线下上课时,在送上生日祝福的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师生交流机会,可以针对学业上的困惑、生涯规划上的迷惘等种种问题和老师展开交流,老师们会给予耐心的回复,或是和同学来一场温和的谈心,同学们总能从中获益匪浅,通过老师启发式的回答解开学业上的困惑,或是借老师们的促心之言抚平心中的焦虑和不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和国家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信仰,是三尺讲台上老师“传道、受业、解惑”的辛勤耕耘,是我们牢记恩师谆谆教诲,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更是需要我们秉持“立德树人,求实重教”的宗旨,做到“明法致公,天下为任”。老师是法学海洋里的灯塔,是默默付出的播种者,也是我们前行的指引者。“为学莫重于尊师”在坚守初心的道路上,我们永远铭记老师的教导与陪伴。昔言“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老师是教育的根本,也是美德的根基;昔言“习坎示教,开物前民。”老师为家国育人才,为天下树风气。一次生日祝福的活动,让我们发现了法学院中很多温馨的场景。向老师送去的贺卡,其实正是学生的心声所在。简简单单的一个惊喜,让老师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受到了同学们送来的温情,老师与同学联结得更加紧密,凝在法学院的“家文化”之中。


以法学院的“家文化”为根基,第四党支部一直努力将党建和家文化进行深度融合,努力做到让党员有家、支部有根、党委有魂。同学关怀老师,老师爱护同学,第四党支部这种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成了月轮山上随处可见的温馨风景。第四党支部已持续开展多季生日祝福活动,为学院多位老师送上生日祝福,并鼓励党员同学们在送上生日祝福的同时和老师多多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同学们从老师身上学到更多人生的智慧。老师们亦积极参与支部内的活动,和同学们亲切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想法,做同学们发展道路上的引路人,鼓励同学们不断前行,也警醒同学们时时反省自身。第四党支部会继续将这样的师生暖心互动延续下去,让第四党支部成为党员同学们认可的共同大家庭,让老师和同学们有融入感和归属感,通过送生日祝福、师生交流、党会讨论等暖心活动,为大家创造交流机会,增强大家的凝聚力,打造党建家文化,让第四党支部的氛围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