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规则的演进与新趋势——记国际法沙龙2022年第19期
发布者:王若竞  发布日期:2023-01-27 点击次数:17

        20221230日,由浙江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主办的“国际法沙龙”讲座2022年第19期在腾讯会议平台举行。本次沙龙由执行所长马光老师主持,讲座有幸邀请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上海市WTO法研究会秘书长,世界贸易组织年度贸易报告中国外审专家彭德雷教授主讲。

首先,彭教授介绍了多边贸易体制面临的危机与产生的新规则。世贸组织是处理国际经贸问题的重要国际组织,承担规则谈判、政策审议与争端解决三大功能。自2019年起,世贸组织上诉机构频受质疑、发达与发展中成员博弈激烈。在世界疫情大环境下,世贸组织面临停摆,规则谈判与争端解决两大功能失效。基于此,25WTO缔约方发起《临时上入仲裁安排》实践,进行多边临时安排。同时1214-16日,世贸组织对美国进行政策审议,对规制全球经贸体系起到警醒的作用。同时,彭教授也提到近年来多边经贸有关中美的热点问题,包括中国与欧美非市场经济地位之争,即2016年伊始欧盟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认定;中国享受世贸组织发展中国家特殊和差别待遇争议。

其次,彭教授探讨了区域性经贸规则的重要性并着重列出中国参与的区域性经贸规则,其中有:《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中欧投资协定》(CAI)、《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以及《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彭教授谈到,与RCEP相比,就条款及其内容而言,CPTPP设计的条款更多、设特有章节、相似章节的实质内容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就成员而言,CPTPP多了智利、秘鲁、加拿大与墨西哥。

接下来,彭教授着重梳理了各方对中国加入CPTPP的态度。可以分为质疑和反对、支持与欢迎、有条件地支持欢迎、不明确四个类别,由此引出中国加入CPTPP的三个关键问题。在明确加入程序要求上,需要知会协议保存方、得到委员会的协商同意;在加入协定的关键章节上,需要聚焦我国国有企业、电子商务与劳工制度与改革;在加入协定面临的成员关系上,要处理好与发达国家成员的关系、与发展中国家成员的关系、以及与以美国为代表的非CPTPP成员国家的关系。

彭教授聚焦上述区域贸易协定中的数字经贸规则做总结。CAI主要关注市场准入、劳工、可持续发展与公平竞争关系问题,广泛涉及到服务贸易,超脱传统投资协定内容。DEPA则更关注数字领域,如数字贸易便利化、数据跨境流动与创新、以及构建值得信赖的数字环境。RCEP重视“安全例外”,强调数据跨境流动和数据本地化过程中的数据安全问题。但其未涉及CPTPP独有的数字条款,如数字产品的非歧视性待遇、源代码等。CPTPP则允许业务需要的、为缔约方接受的包括个人信息的数据跨境流动。

最后,彭教授借由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问题,鼓励国际法专业的同学们深入学习二十大报告、研究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为统筹国内法治与国际法治做贡献。

讲座结束后,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院长赵骏教授就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建设方面需要着重关注的方面与彭德雷教授交流。彭教授指出,从内容上说,在未来加入DEPA与CPTPP,我国需要关注数字产品的非歧视性待遇;再者就是要关注政府的信息公开问题。他认为我国可以在数字经济、投资便利化等领域可以发挥进一步引领作用。

(撰稿人:赵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