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关于开展“三・五”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的通知
发布者:王若竞  发布日期:2023-02-28 点击次数:10


学院各党团支部

 202335日,是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0周年纪念日。60年来,雷锋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精神在青年群体中不断发扬光大,引领社会新风尚。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35日是第24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关于在第24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前后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的工作提示》,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全力备战2023年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积极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志愿者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把志愿服务作为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校团委决定在全校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学习二十大  青春迎亚运  志愿伴我行

二、活动时间

20233-4

三、活动内容

1.组织开展学思践悟二十大主题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专题学习、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有组织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雷锋精神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校团委将组织开展“学习二十大青春迎亚运志愿伴我行”志愿服务文化集市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60周年纪念活动,进行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和志愿者之星的遴选和展示,发挥榜样引领作用,集中展示志愿者风采,交流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情况。鼓励各单位以公益宣讲、支教等各种形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青年化”阐释,讲好新时代的雷锋故事,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青春之力。

2.组织开展迎亚运主题活动。举办亚运文化集市活动,传播亚运文化。做好亚运会志愿者预录用、通用培训等工作,提升志愿者能力水平,展现志愿者风采。可围绕迎亚运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做好亚运知识普及、文化传播、志愿引领等相关工作,组织发动青年志愿者参与亚运、服务亚运,营造全民亚运、共享亚运的校园文化氛围。

3.组织开展“向社区报到”志愿服务。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助老“金晖行动”、服务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助残“阳光行动”,广泛开展富有本地特色、浙大特色的社区志愿服务。鼓励志愿者以党团支部、社团等为单位向社区、敬老院、中小学等周边单位报到,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双减、社会治理、环境保护、助残敬老、文明倡导等主题的常态化志愿服务,依托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实现志愿服务项目、团队的持续接力。

4.组织开展其他形式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感恩志愿者”主题活动,感谢抗疫志愿者三年来的坚守与奉献。继续推进平安校园志愿行动、特殊人群阳光关爱行动、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行动、守望工程关爱空巢老人、助力助力数字治理志愿服务活动等。

四、活动要求

1.做好志愿者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志愿者自我防范意识和解决突发事件能力水平。

2.要在活动过程中规范使用志愿者标志、旗帜、服装等。同时加强宣传引导,特别重视用好新媒体,宣传报道生动实践、集体或个人典型等,不断提升活动社会影响力。

3.要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的项目实施,建立社区结对机制,壮大服务队伍,推进阵地建设,增强志愿服务生命力,形成集项目、队伍、机制、阵地等于一体的志愿服务常态化运行模式。

4.要创新志愿服务活动主题与形式,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培育志愿服务大赛种子项目;做好亚运志愿服务氛围预热和志愿者预培养工作,为服务亚运会做好准备。

五、材料报送

1.请各党团支部32日(周四)上午900将活动立项信息(项目名称、开展时间、活动简介等)同时报送至问卷:https://www.wjx.cn/vm/hLekmKD.aspx以及【腾讯文档】:https://docs.qq.com/sheet/DTkp3Qk1LclpZY2xn

2.并请各党团支部于活动月结束后(42124:00前)将活动月总结材料(文字、照片)打包发至ghfxysjqz@163.com,邮件主题为××/团支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总结材料

3.要求活动月期间非毕业班党团支部均需开展一项活动可以以所属支部名义开展也可以联合其他支部一同开展鼓励毕业班党团支部同步开展不作硬性要求)。


校级联系:

叶盛珺0571-88206638

蒋子昕 18888916967


院系联系

公邮ghfxysjqz@163.com

梁嘉浩18666631226


光华法学院团委

社会实践与青年志愿者指导部

20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