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爱在滇西·东课西送”通识课程体验活动是本届“爱在滇西”大型公益助学项目的重要组成、延展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由于景东当地通识博雅课程资源开发有限,为满足学生丰富知识、开拓视野的需求,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景东分团成员积极联系浙江大学校内资源,创新性地推出“爱在滇西·东课西送”精品课程,旨在全方位提升景东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以及审美鉴赏素质,助力景东学子的全面发展。
2023年3月22日晚,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景东分团成员在景东职业高级中学会议室举行“爱在滇西·东课西送”第三期精品课程,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党员宣讲志愿者为一百余名景东职业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的同学代表带来“法润于心,践于行”法学知识主题课程活动。
浙江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李津龙作为活动主持人为本次课程做开场介绍,简要说明了此次活动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以及知识需求,鼓励同学们要树立法治意识,做守法公民,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授课环节由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的李子涵、常冰冰同学先后带来分享。
常冰冰同学聚焦于《民法典》,带来了主题为“学法守法,典亮生活”的讲座。她在授课过程中,为同学们介绍了《民法典》的基本概况,并通过有趣且灵活的案例,为同学们科普了“好意同乘”“高空抛物”“打印遗嘱”“个人信息保护”“自甘冒险”等法律名词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民法典是新中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本真正关乎老百姓生活的百科全书。通过常冰冰同学有趣而生动的介绍,同学们对《民法典》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丰富同学们法律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李子涵同学则聚焦于刑法知识的科普,带来了主题为“习法律辨是非”的讲座。首先,她介绍了职业教育法的修订,认为接受职业教育,也不意味着“完全走上了另一条路”。其次,她通过法条和案例,告诫大家“三思而后行”,因为即使是未成年人也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再次,她建议同学们“守住底线”,对校园霸凌说“不”。最后,她提出了自己对同学们的期待,即通过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遇事分清轻重缓急、绷紧安全这根弦等途径好好保护自己。
学法源于一点一滴,守法始于一言一行。通过李子涵同学的讲授,同学们了解了更多碰不得的“法律红线”,同时也明白了在遇到一些问题时应如何应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本次讲座,两位志愿者同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案例,为景东职业高级中学的同学们带来了法律规范的讲解与运用,有利于引导同学们学法懂法守法,提高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最后,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成员与景东职中同学代表合影留念,“爱在滇西·东课西送”第三期课程至此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