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文化月│“深入开展主题教育,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浙江大学枫桥研学行之七校联合宣讲“枫桥经验”活动在诸暨枫桥顺利举行
发布者:王若竞  发布日期:2023-05-22 点击次数:15


2023519日,光华法学院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室邀请并组织浙江大学各级学生会、研博会骨干和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六大高校宣讲团代表(排名不分先后)一同组成枫桥研学团,在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枫桥研学行活动。

上午,研学团先参观了枫桥经验陈列馆,然后对当地的基层治理社区进行了实地走访,通过参观诸暨枫源村等典

型的枫桥经验基层治理社区的途径,了解了枫桥经验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成果。下午,主题为“传承枫桥经验,点亮善治枫景”的七校联合宣讲活动在枫源村举行。浙江大学党委研工部副部长张晓洁、浙江大学团委副书记(兼职)孙正、光华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冬雪、光华法学院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骆笑出席活动,研学团同学们现场参与了宣讲活动,来自七大高校的部分师生线上参与活动。活动由光华法学院兼职辅导员、博士生会主席团成员赵艺林主持


图为研学团参观枫桥经验陈列馆

图为研学团参观枫桥经验陈列馆


张晓洁老师为本次宣讲活动作开场致辞。她在致辞中对本次宣讲的背景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她表示,“枫桥经验”是浙江的光荣和骄傲,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是浙江大学的责任和担当。浙江大学法学学科深入对接中央及地方发展战略需求,积极探索依法治国新经验,光华法学院以“一中心+四平台”为建设重点,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就是其中重要研究平台。她指出,希望大家抓住七校学子齐聚一堂的宝贵机遇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方面有新的收获和提升。

图为张晓洁致辞


随后,李冬雪老师介绍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室的基本情况,她从工作室的目标和特色、建设基础、工作内容、育人成效四个维度展开,让研学团对“枫桥经验”工作室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图为李冬雪介绍“枫桥经验”工作室


之后,来自各校习法团的七位讲师围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题依次开展了宣讲。

浙江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学生宣讲团讲师马宁同学进行了名为《老杨的“状元笔记”》的微党课宣讲,向大家介绍了金牌调解员老杨以及他从事调解工作二十年以来一直坚持书写的工作笔记。老杨始终奋战在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纠纷的一线,带领调解团队奔走枫桥辖区,化解群众纠纷,并将经验倾囊相授。五十余年的基层工作以德润心,以法论事,以理服人,让老杨成为传承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标志性人物,也让每一位与其交流的青年感悟道:“踏踏实实干好群众交代的小事情,也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图为马宁宣讲



清华大学法学院习近平法治思想学生宣讲团讲师王牧作《枫桥经验”新实践——村规民约助推乡村振兴作用路径》主题宣讲。他表示,“枫桥经验”蕴含了重视村规民约的乡村基层社会多元治理逻辑,进而分析了乡村振兴新阶段对村规民约的现实需求,并与大家分享了村规民约助推乡村振兴的部分完善进路。他认为,包含了村民对生产生活秩序的共同追求和价值认同的村规民约,可以充分发挥民主自治的强大力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更美好生活的需求,是乡村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使乡村振兴能够行稳致远的保障之一。

图为王牧宣讲


复旦大学法学院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讲师丁珊茹作《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内在精神和时代价值——以“司法与民意”之司法实践为线索》主题宣讲。她讲解了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概述和法治意涵,她指出,司法工作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的主要制约因素。并从七个“既要”和“又要”切入,讲解了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

图为丁珊茹宣讲


武汉大学法学院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讲师王梦森作《“枫桥经验”的演进脉络与时代价值》主题宣讲。围绕“枫桥经验”的形成与发展、“枫桥经验”的核心内涵、“枫桥经验”的时代价值三方面内容进行讲解。指出,枫桥经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并且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了内生动力。


图为王梦森宣讲


吉林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讲师崔炜作《枫桥经验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纠纷化解中的运用》主题宣讲。他从成员资格纠纷化解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枫桥经验在成员资格认定过程中的具体运用这两个方面展开分享。他表示,具体运用的重心应落在特殊群体的成员资格保护上,相比一般的农民群体,特殊农民群体在进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时,面临着更加错综复杂的情形,因而需要特别注意并予以重点保护。

图为崔炜宣讲


中山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青年研习会讲师严凌成作《枫桥经验:从“陆上”到“海上”》主题宣讲他解答了枫桥经验为何要从“陆上”到“海上”的问题以及“海上枫桥经验”的内涵,并且分享了海上枫桥经验实践案例他指出,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是坚持以人为本,强调诉源治理,重视多元共治,宣倡法治海洋。

图为严凌成宣讲


中国政法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讲师孙君作《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以江苏省盐城市村(居)法律顾问制度实践为研究案例》主题宣讲。她讲解了“枫桥经验”的内涵嬗变,并指出新时代“枫桥经验”已不限于矛盾纠纷化解的经验,不限于政法综治领域的经验,而成为新时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经验。通过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典型案例——村(居)法律顾问制度的分析,她提出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图为孙君宣讲


活动最后,孙正对七位讲师的宣讲进行了点评,他指出法学学子应当德法兼修,树立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服务国家战略,在社会治理与全球治理中发挥作用。他鼓励大家扎根基层,服务中国之治。通过矛盾调解、普法宣讲等法律服务提升化解多元矛盾的本领,在紧密联系服务师生和群众中,实现当代青年的时代价值。


图为孙正点评


图为本次活动合影留念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此次浙大枫桥研学行活动,吸引了清华大学等七校学子共聚枫桥,共话“枫桥经验”,共绘善治“枫”景,线上线下共计1200余人观看了宣讲活动。光华法学院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通过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室建设,以“枫桥经验”引领思政育人,努力培养心怀国之大者、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