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笑侠
发布者:曹燕飞  发布日期:2024-11-11 点击次数:10

个人简介:

孙笑侠(SUN Xiaoxia,浙江温州籍,现任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光华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院长。从事法理学-法哲学.法律人物史.数字法理学研究。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3-2004,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第三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2002年),国家“百千万工程”入选人员2007,享受国务院人民政府特殊津贴1999兼任中国法理学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司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委依法治市研究院学术顾问等。曾先后担任浙江大学法学院院长和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曾任教育部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多次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和司法部等国家机关组织或委托的咨询论证活动。代表作有《法科知识人》(2023)《程序的法理》(2005)《法律对行政的控制》(1999)《司法的特性》(2017)《法治的需求与动。力》(2017)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百余篇论文。


主要研究领域:

法理学-法哲学(Jurisprudence - Philosophy of Law

公法学原理(Public Law Theory)。

法律人物史(History of Legal Figures

数字法理学(Digital Jurisprudence


教育背景:

19809月至19847月,获杭州大学法律系法学学士

19879-19907月,获武汉大学法学硕士

19984-20005月,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学位

20038月至20047月,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任教任职经历:

19847月─19975月,在原杭州大学法律系(法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副书记.教授.副主任.副院长;

199612月起任教授,历任系主任.副院长。

1998年起任浙江大学法学院副院长,1999年主持筹建新浙江大学法学院;

200010月起任博士生导师;

20057月任浙江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

20074月至20098月任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院长;

2009820109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0920129月,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210月至20176月,任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

20176月至202411月,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2017-2022

202411月至今,任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浙江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院长


主要著作:

1.《法科知识人》,商务印书馆2023年版。

2.《程序的法理》,商务印书馆2005年初版,2017年修订版。

3.《司法的特性》,法律出版社201610月版。

4.《法治的需求及其动力》,法律出版社201610月版。

5.《法律对行政的控制》(个人专著),山东人民版1999年版,光明日报出版社2018年修订版。

6.《法的现象与观念》(个人专著),群众出版社1995年版,2001年山东人民修订版。


教材编写:

《法理学》(第一至第六版,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教出版社2000年版。

《法律方法教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12月版。

《法理学》(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1月版。

《法理学》(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主要论文:

72.《中国第一代罗马法教员的个体典型与整体》,载《法律科学》2024年第5期。

71.《论法律科际整合及其对“可靠事实”的探寻》,载《中国法学》2024年第4期。

70.《近代汉语法学词汇生成中的语言障碍》,中国政法大学《法大法律评论》2024年第1辑,总第39卷。

69.数字权力如何塑造法治?——关于数字法治的逻辑与使命》,载《法制与社会发展 2024年第2期。

68.《现代早期法律人外交家的标本:徐谟生平述考》,载《法治现代化研究》,2023年第5期。

67.《朝阳校父汪有龄学历履历考》,载《朝阳法律评论》2022年辑。

66.《谔谔之士的法科“棱角”——纪念伍廷芳逝世一百周年》,《政法论丛》2022年第4期。

65.《汉语“人权”及其舶来后的最初三十年》,《法学》2022年第 3期。

64.《民事立法宗师史尚宽生平考略》,《地方立法研究》2022年第1期。

63.《知识人与这个世界》,《浙江社会科学》202111期。

62.《论司法信息化的人文“止境”》,《法学评论》,20211期。

61.《身体权的法理——从民法典“身体权”到新技术进逼下的人权》,《中国法律评论》2020年第6期(总第36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21年第2期。

60.《论大学制度中学术性关系的法理》,华东师范大学《师大法学》,202012

59.《用什么来评估司法?——司法评估“法理要素”简论暨问卷调查数据展示》,《中国法律评论》2019年第7期。

58.《司法职业性与平民性的双重标准——兼论司法改革与司法评估的逻辑起点》,《浙江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

57.《论司法的法理功能与社会功能》,《中国法律评论》2016年第4期。

56.论司法多元功能的逻辑关系——兼论司法功能有限主义》,《清华法学》,2016 年第6期。

55.《法治是规则细化的生活》,《厦大法学》2016年创刊号(第一期)

54.《基于规则与事实的司法哲学范畴》,《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7

53.《法治转型及其中国式任务》,《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年第一期。

52.《论法官的慎言义务》,《中国法学》,2014年第1期。

51.《法律人思维的二元论》,《中外法学》,2014年第1期。

50.《论法官的慎言义务》,《中国法学》,2014年第1期。

49.《“法治中国”的三个问题》,《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5

48.《宪治的共识与可能》,《法学研究》2013年第2期。

47.《论行业法》,《中国法学》2013年第1期。

46.《法学教育的制度困境与突破》,《法学》2012年第10期。

45.《上海法学与上海法学家》,《上海学术报告(2010)》,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承办。

44.《关于实质性学术评价——以社会科学为讨论范围》,《中国社会科学论丛》(冬季卷)201112月(总第37期)

43.《司法的政治力学》,《中国法学》2011年第2期。

42.《拆迁风云中寻找法治动力》,《东方法学》,2010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一期全文转载。

41.《公案中的民意.主题及其信息对称》,《中国法学》2010年第3期。

40.《判决的权威与异议——论法官不同意见书制度》, 中国法学, V0l.(5), 2009, 与褚国鉴合著,

39.《法学的本相》,《中外法学》2008年第1期。

38.《法律伦理的特殊性》,《人民日报》2007-08-06.

37.《法律与道德:分离后的结合——重温哈特与富勒的论战对我国法治的启示》,与麻美英合著,《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1期。

36.《一种政治化的法律方法——对昂格尔法律方法论的解读》;与周婧合著;环球法律评论/2007/04

35.《儒家传统与现代法治》与昂格尔对话《政法论坛》2007年第一期。

34.《儒家哪些传统有悖法治?——读昂格尔的PassionAn Essay on Personality序言《中国书评》20065月。

33.《法律父爱主义在中国的适用》,《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与郭春镇合著,《新华文摘》2006年第5期。

32.《判决与民意——兼比较考察中美法官如何对待民意 》,与熊静波合著,《政法论坛》2005年第5期,人民大学《诉讼法.司法制度》2006年第2期复印。

31.《监督,能否与法治兼容》,《中国法学》,2005年第4期。

30.《中国传统法官的实质性思维》,《浙江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29.《论法律职业共同体自治的条件》,《法学》二○○四年第四期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与法史学》转载。

28.《法治发展的差异与中国式的进路》,原载《浙江社会科学》2003的第4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00310期。

27.《对极与逆差——关于中国法发展阶段上的特殊性》,《法学论坛》2003年第2期。

26.《论两种价值序列下的程序基本矛盾》,《法学研究》2002年第6期。

25.《法律职业伦理与大众伦理的冲突》,《中外法学》2002年第3期。

24.《新权利是怎样诞生的》,(台湾)《法令月刊》20022期。

23.《程序中的法官》《公法》(第三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

22.《法官与政治家思维的区别》,与应永宏合作《法学》2001年第11期。

21.《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载《中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0.《法律家的技能与伦理》,《法学研究》2000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4期转载。

19.《法治国家及其政治构造》,《法学研究》1998年第1期。

18.法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05。

17.《法律程序设计的若干法理》(《政治与法律》1998.5)。

16.《论法律对行政的综合化控制》(《比较法研究》1999.1)。

15.《契约下的行政》,(《比较法研究》1997.3)。

14.《新一代行政法治》(《外国法译评》1996.2)1996年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宪法与行政法》全文转载。

13.《法律的外在权威与内在权威》(《学习与探索》1996.4)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理论法学.法史学》(1996.9)全文转载。

12.《中国法治的现实目标》(《法律科学》1996.3),《新华文摘》1996年第7期转载。

11.《法解释理论体系重述》,《中外法学》1995.1

10.《公.私法责任分析──道义性惩罚与功利性补偿》,《法学研究》(1994.6)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法学》卷(1995.2)全文转载。

9.《论法律与社会利益》,(《中国法学》1995.4)。

8.《宽容的干预和中立的法律》(《法学》1993.7)。

7.《法律程序剖析》(《法律科学》1993.6)。

6.《论市场经济社会法的民族化与国际化》(《杭州大学学报》1993.)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法学》卷(1994.3)全文转载。

5.《论法律程序中的人权》(《中国法学》1992.3)。

4.《两种程序法的纵向比较》(《法学》1992.7)。

3.《我国宪法的涉外作用》(《法学研究1992.3)。

2.《“权利本位说”的基点.方法与理念》(《中国法学》1991.4)。

1.《法律程序与程序的法制》(《当代法学》1988.2)。


主持完成的主要课题

1.2015-2016年主持教育部重点项目“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不端行为认定标准研究”。

2.2014-2016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司法公信力的法理要素与评估体系”。

3.2015-2016主持中国法学会专项课题“法院人财物管理权分离制度研究”。

4.20157月——201512月,承担2011协同创新中心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体系研究”子项目“司法哲学基本问题”研究。

5.2015-2016主持教育部专项课题“依法治校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6.2011-2013年主持国家985第三期建设项目“转型期国家司法哲学.制度与技术研究”。

7.201212-201512月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转型中国的司法功能研究”。

8.2010年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重大课题“言论自由与网络舆论法律问题研究”。

9.2008主持211项目“转型期法治的理论.制度与实践”

10.2008-2009,浙江省社联委托重大课题“先行法治化-法治浙江30年”。

11.2004-20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法治的捷径——第三种推动力研究”。

122002-2003教育部项目 “法律共同体与中国法律职业”。

12.2001-2002司法部重点项目“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与法治建设研究”。

132001-2002司法部专项项目“JM教育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课程设置结构改革研究”。

142000-2001司法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改革与发展研究”。


承担课程:

1.2010年至今,法理学导论

2.2012年至今,当代中国社会法理学问题

3.2010年至今,法律方法

4.2012年至今,法理学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