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浙江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承办首届中非人权研讨会
发布者:叶兰云  发布日期:2025-09-12 点击次数:12

    2025822日,首届中非人权研讨会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办。超过200名来自中国和40余个非洲国家的人权领域官员、专家学者及有关社会组织、企业、智库、媒体代表等,围绕“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携手实现发展权”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浙江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中央广播电视台非洲总站共同承办此次会议。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院长、浙江大学人权研究中心胡铭教授带领浙大师生参与承办此次会议并参加研讨。

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蒋建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表示,中国人权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表明,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和保护人权,是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基础和通向人类幸福生活的正道坦途。中非人民同样珍视和平与发展,为实现人的尊严与价值始终风雨同舟,以真实亲诚之心共谋发展。他建议,在中非关系进入共筑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双方携手同行,以持续发展、共同安全、人文交流和实践行动保障人权。

本次研讨会设有三个平行分论坛,分别聚焦“中非共建‘一带一路’下的减贫合作与人权保障”、“数字时代可持续发展与人权保障”及“国际团结合作与发展权实现”等核心议题。与会代表就相关领域的热点问题、实践挑战与未来路径进行了深入、热烈且富有建设性的研讨,成果丰硕。会议期间,光华法学院还围绕浙商出海与涉外法治,纠纷化解与枫桥经验的国际传播等组织了边会。

(分论坛一:中非共建‘一带一路’下的减贫合作与人权保障”会议现场)

(分论坛二:数字时代可持续发展与人权保障”会议现场)

(“分论坛三:国际团结合作与发展权实现”会议现场。)

此次论坛中,胡铭教授发表了题为《司法中数字人权的时代意义与中国实践》的专题报告。报告深入剖析了数字技术赋能司法改革过程中带来的人权新挑战与新机遇,系统阐述了中国在保障司法数字人权方面的理念创新、规范体系与生动实践。该报告引发了与会非洲及中国学者的浓厚兴趣与热烈讨论,为全球南方国家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数字人权治理路径提供了有益的中国视角与经验借鉴。

在分论坛中,光华法学院院长助理王凌皞副教授以“被遗忘权”为主题做了书面发言。光华法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杨云皓参加了第三分论坛“国际团结合作与发展权实现”并做了主题发言。

胡铭受邀担任研讨会闭幕式主持人。他总结梳理了各分论坛的研讨精华,并隆重介绍了《中非发展权亚的斯亚贝巴共识》的发布环节。胡铭教授表示,本次研讨会有效搭建了中非人权对话的高端平台,深化了双方在发展与人权领域的相互理解与共识,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人权治理体系贡献了中非智慧与力量。他代表会议承办单位之一,对各位嘉宾的积极参与和宝贵贡献表示衷心感谢,并宣布首届中非人权研讨会圆满闭幕。

本次研讨会是中非双方在人权领域首次共同举办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意义深远。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及浙江大学人权研究中心通过深度参与此次会议,不仅展示了在数字人权、司法人权等前沿领域的研究实力,也进一步巩固了与非洲学术同行及实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关系,积极服务于国家对外工作大局,为推动共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了应有的学术贡献。


发展联络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