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光华法学院举行“实务导师进校园”系列座谈会之经济法点专场
发布者:楼梦琳  发布日期:2019-05-30 点击次数:842

2019524日晚,光华法学院举行“实务导师进校园”系列座谈会之经济法点专场在之江校区曾宪梓楼102教室举行,与会的几位嘉宾分别是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柴善明、浙江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董、浙江华道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傅明明、浙江五联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沈宇锋、浙江星韵律师事务所律师童卫华、泽大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健、北京观韬中茂(杭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建中、北京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妮娜和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朱永芳。

浙江大学教授、法律硕士协会指导老师李有星,浙江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所长范良聪,浙江大学教授钱弘道及吴勇敏两位老师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之初,范良聪老师代表光华法学院感谢诸位嘉宾的到来,他肯定了此次实务导师进校园座谈会活动的意义,并鼓励学生们“不耻上问”。随后吴勇敏老师和钱弘道老师为九位实务导师颁发聘书,并合影留念。

在接下来的环节,九位优秀的实务导师与同学们分享了他们在实务中的心得体会。柴善明主任强调“心中有善良,心中有理想”;国内最早从事碳交易的董储幸律师提出行家型律师的概念及感悟;傅明明律师讲述了律师从事金融业务伴随的风险,因而追求优质案件和优质客户;沈宇锋律师认为,作为一个优秀金融律师既要懂法律、又要懂行业,还要懂监管政策和国家的宏观政策,以及更高层面的监管逻辑和宏观框架;童卫华律师认为法律是一门技术,商事法律的职能就是促进商事交易和解决商事矛盾;赵健主任强调三点:第一,守住底线,突破边界;第二,拥抱链接,摆脱孤岛;第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周建中律师引用了曾国藩的一句话来说明自己十年的执业感悟就是要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并扩充它,但不可见异思迁;周妮娜律师的心要从善、追寻快乐和朱永芳律师的脚踏实地、仰望星空都给同学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收获!

在现场提问环节,同学们非常踊跃地提出自己的困惑:小语种专业出身对将来的实务有何帮助,以及大数据时代如何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等,实务导师们认真细致地一一作出解答。

随后,学院导师也对同学们提出了期望。李有星老师建议同学们不要丢掉主业,珍惜在校学习的阶段,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吴勇敏老师建议同学们尽早确认目标,规划职业生涯并表示法律行业是厚积薄发,现阶段要认真学习,培养法律思维。钱弘道老师总结道,实务导师进校园是学校、是国家、也是时代的要求,是中国法治实践的必然趋势,我们要有共同的责任心才能做好法律实务,才能共同进步!

最后,本次经济法所实务导师座谈会活动在热烈的交流氛围中圆满结束。九位导师走进校园,以近距离接触的方式,解答了同学们对职业生涯的困惑,并与法学院的许多同学建立了实务上的师生关系,参与活动的同学纷纷表示收益良多。

浙江大学法律硕士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