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记光华法学院学生通讯社成立仪式暨第一次培训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08-06-19 点击次数:1728
   6月17日下午,光华法学院学生通讯社成立仪式暨第一次培训会在之江校区七号楼举行。本次仪式由团委书记吴卫华老师主持,学生通讯社全体成员参加。光华法学院院长孙笑侠老师、光华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子法老师做相关培训。
   张子法老师介绍学生通讯社成立背景及相关情况。张老师指出,自去年9月迁址之江校区后,学院全体师生秉承了“求是厚德,明法致公”的院训,踏踏实实办公、治学、求学,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沉淀学术文化底蕴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之相比,宣传学院形象、弘扬学科文化的宣传工作还相对较弱。而目前光华法学院已建立起了新的门户网站,拥有了相配套的硬件设施,这不仅给学院宣传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同时也要求宣传工作必须同步协调跟上。另外,法学院在新闻宣传工作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法科学子的敏锐观察力、缜密的逻辑思考、专业知识背景、优秀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将是新闻工作开展的有利条件。光华法学院学生通讯社的成立,整合了原先分布在学院各职能机构、学生组织中的新闻力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发挥了学生在宣传队伍中的中间力量。张老师最后还指出,一方面我们学院的宣传要坚持本院特色,另一方面在新闻专业素质方面要向校内外专业媒体机构取经学习。
   随后,通讯社的学生代表分享交流了他们的相关工作经验。沈娜同学在大学期间一直担任校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记者,她介绍了自己的新闻采访心得:约请采访对象需耐心真诚,事先了解采访对象情况并拟定采访提纲,采访时关注对方、认真聆听、不打断对方发言,采访结束后及时整理概括等。江宁宁同学自大一起一直在学院新闻网络部工作,她提出,新闻工作经验能够充分锻炼写作能力,并让她能够更得心应手地处理活动策划等其他相关文案工作,而且对以后的事业发展也所裨益。同时她还介绍了新闻写作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如文本格式、字数要求等。何源同学指出新闻要重视“情”,首先对待采访对象要真诚亲切,其次在稿源方面,除特定活动约稿外,还要关注到同学们日常关心的问题;最后是写稿要带着感情,只有对工作报以热情,对生活投以热爱,才能写出优质通讯稿。马敏佳同学擅长写工作策划和总结类文书,她认为学院宣传工作应该和校区宣传、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
   之后一项议程由孙笑侠院长讲话并做相关培训。孙院长是成立学院通讯社的最初提议者。他指出,成立通讯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除了形象传播这一传统意义外,通讯社还可以传播好的有价值取向的信息;可以营造气氛,引导舆论;可以鼓舞师生,其中孙院长特别强调,学生是激发老师创造力的动力;可以锻炼同学,新闻工作的经验可以让同学受益终身。在如何提高自己的新闻业务水平这一问题上,孙院长指出,一个好的记者应当擅于发现、擅于思考、擅于写作,而一篇优秀的通讯则要符合“事实要清、语言要雅、主题要准”三项标准。此外,孙院长还对通讯社工作提了一些建议,他提议,由各硕士学科点各推荐一位硕士生,报道学科点的相关学术新闻;与校内外相关媒体进行合作;将学院网站信息按照种类进行划分以加强工作分工等。
   会议最后,吴卫华老师和张子法老师做相关总结。吴老师提出了开展通讯社工作的具体设想,包括例会制度、定期培训制度、每月报道重点制度、工作分工的具体安排等。张老师在最后强调了新闻准确性的重要性,同时表示要尽快建立起通讯社的工作制度,并且加强与校内外媒体的交流合作。
                                        (学院学生通讯社   沈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