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演绎心理,张扬风采――记光华法学院“心理短剧大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08-12-23 点击次数:3364
2008年12月19日,由光华法学院学生会主办的“心理短剧大赛”在紫金港校区如期开赛。光华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子法老师,校团委常委、外语学院团委书记祝秀香老师,校团委常委、生命科学院团委书记汤海�老师,经济学院团委书记卢军霞老师,团委书记吴卫华老师,团委副书记李冬雪老师,分别作为评委观看了本次比赛。
参赛的七支队伍年级专业各异,却对诠释心理变化有着相同热忱。他们以精心挑选的剧本,细致认真的准备,积极投入的演出带给我们一场视听盛宴。首先出场的“心驰神往”队带来《考试忧郁症》。阿翘与阿宝面对考试成绩态度迥异,一个满不在意,一个颓废不振,丧失信心。通过阿宝走出阴影,重拾信心的心路历程,该作品阐述了“在认知中重塑自我形象,恰当调整自我认识”的主题。接着是“未来式”队展现大学生渴望爱情心理的短剧《给你我的爱》。于轻松诙谐间,“未来式”与我们一起探讨大学生情感生活和心理健康问题。主人公最终“通过注意力转移与自我调节走出情感困惑”。
活动环节奖品丰厚,一组记忆力小游戏充分调动现场观众的积极性。紧接着上场的3号法学院“温馨办公室”队着眼于“本我”、“自我”、“真我”——每个人不同场合的三个面,力图带观众“寻找真正有意义的生活”。4号“中国队”直面大学生心理迷惘现状,短剧《我的大学》讲述一个在学习上遇到挫折的男生如何在班长的开导下重新鼓起学习和生活的勇气。设问“究竟该有怎样的青春,怎样的生活态度”,结尾“只有自己才能对明天负责,未来在自己手上”给出明确答案,使全剧结构完整明晰。5号“绝队”借用湖南卫视交换学生题材带来《小伟的转变》。父亲为将小伟拉出网络游戏的泥淖,让他去农村体验生活。剧终人性的爱与关怀让小伟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不再深陷网络世界。
心理短剧让现场气氛略显紧张,而此时的脑筋急转弯游戏则引得笑声不断。短暂轻松过后,P&P队悬疑剧《who am I》正式上演。这是一段精神分裂症患者寻找自我的过程。来自心理学专业的他们凭借设计巧妙的剧本,深厚的表演功底和细致的心理刻画博得现场评委的一致好评。情节悬念迭出,背景音乐紧扣人心,结局似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观众们交口称赞。最后出场的“蜜色阳光”队大胆反串,《重修之路》上不时有让人捧腹的妙语。三个重修王在团支书的帮助下调整心态,爱上学习,终于丢掉重修王的帽子。比赛环节结束后,进行了揣摩心理猜身份的游戏。接着,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比赛结果揭晓。心驰神往队、绝队、蜜色阳光队获三等奖,未来队、中国队获二等奖,P&P队荣膺桂冠。现场一时欢呼声雷动,各队纷纷与评委们合影留念。
本次心理短剧大赛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演绎心理,张扬青春,通过本次比赛不仅参赛同学们提供了自我表现的的机会,更是增进了同学之间以及同学与老师之间的理解与交流。而以心理短剧的形式探讨的大学生心理状况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管理自我,以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融入大学生活。
光华法学院学生会紫金港分会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