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的初秋,丹桂飘香、天朗气清,每个人的心情都像这秋天一样明媚灿烂,因为我们迎来了我国宪法学界著名学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高全喜老师。10月24日晚、10月25日午后,高老师在之江校区分别向同学们做了两场精彩绝伦的讲座,高老师将该两场讲座的主题归纳为——“宪政发生三部曲”。
10月24日晚,高老师的讲座尚未开始,7号楼106教室已经挤满了翘首以待的同学们,大家纷纷期待着聆听高老师的讲学。本次讲座的题目为“战争、革命与宪法”,讲座由光华法学院副院长王冠玺老师主持,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高力克老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应奇老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季涛老师、郑磊老师以及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郑春燕老师参与评议。高全喜老师的讲座从他与林来梵老师的关于政治宪法学与规范宪法学的学术争论开始,高全喜老师表示,与林老师的争论不在于宪法应当怎样发展,而在于对我国现状的分析和把握的不同,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政治宪法学是规范宪法学的前提。进而,高全喜老师对政治宪法学出现的原因、政治宪法学的内容和派别以及对于各国宪政发展路径做了精辟的阐述,老师和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沉醉在高老师的庞大理论体系中。而后,王冠玺老师、高力克老师、应奇老师、季涛老师、郑磊老师、郑春燕老师分别就高全喜老师的讲演结合自己的学术领域做了精彩的评议,高老师对每位老师的意见也给了中肯的回应,并表示还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讲座的最后,同学们也踊跃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高老师一一回答,并表扬了同学们的求学精神。不知不觉,会议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的时间,高老师做了初步的总结,希望明天的讲座中能进行进一步探讨。
10月25日午后,高老师讲座的第二场如期举行,教室依旧如昨日般挤满了同学。本次讲座的题目为“财富、财产权和宪法”,讲座由光华法学院费善诚老师主持,光华法学院夏立安老师、石毕凡老师、金敏老师、郑磊老师参与评议。高老师的本场讲座围绕着宪法学上的“财产权”展开,对财富到财产权的演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高老师认为古典社会中的财富都归公权力所有,到了封建社会财富虽然仍被限制和约束但是已经有了不平等的行使财产的特权出现,现代社会对于财富的讨论主要围绕如何创造财富,而宪法的意义正是通过财产权保障人们所创造出来的财富。高老师在分析的过程中旁征博引,洛克、黑格尔、马克思、边沁、休谟等等的观点都在高老师的讲座中被充分呈现。最后,高老师把问题又引回到现实中来,他认为讨论一切学术问题的意义正在于如何解决我国当下的问题,他指出我国现在的问题在于如何从财富的创造到财产权的宪法保障。随后,夏立安老师、石毕凡老师、金敏老师、费善诚老师、郑磊老师分别就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与高老师展开了探讨,在高老师的回应中,政治宪法学的各种思想观点被更好的表述呈现出来。讲座的最后,照例是同学们的提问时间,大家积极提问,高老师也做了精辟的分析。会议的最后,高老师就政治宪法学与规范宪法学的争论做了深刻的总结,他说:“规范宪法学与政治宪法学在同一个平台上难以进行辩论,因为两种学说对于现时代的判断是不同的,它们想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不同的, 政治宪法学的焦点不在于解决某个案例,而在研究宪政演进的路径,所以我觉得即使是规范宪法学的法官也理应具有政治宪法学的理念。”
高全喜老师的讲座为时两天,他为同学们指明了研究的方向,对于宪政发生以及我国宪政何去何从的讨论在月轮上山必定会如火如荼地进行下去。在这个初秋,能够听到高老师两场如此精彩的讲座,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无疑是一件最好的礼物了!
图、文:黄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