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日至12月5日,第八届全国“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在清华大学明理楼隆重举行。经过3天激烈争夺,由我院毕莹老师带队的浙江大学代表队发挥出色,获得该项赛事“最佳组织奖”,该奖为今年首次创设,在所有参赛队伍中,我校与郑州大学获得此项荣誉。同时,我校陈刚同学在队伍中以其优秀的法律素养,沉稳的临场表现获得“优良辩手”称号。从书状的准备到最后的庭辩,全部八名参赛队员秉承“求是厚德、明法致公”的院训,以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出色的庭审表现在众多高校教授、学生和知名法律工作者面前,展示了浙大人的求是风采。
从2003年至今,由理律文教基金会和清华大学法学院共同举办的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本次模拟法庭竞赛共有26支队伍参赛,内地各大优秀法学院均派出代表队伍参赛,创下了开赛以来参加队伍最多的纪录。因此,今年的理律杯赛场上,竞争更加激烈,比赛也显得格外精彩。同时台湾地区第八届“理律杯”的冠军队伍台北大学也来到清华园进行比赛观摩。
本届“理律杯”模拟法庭竞赛的案例是以现实中的一起中外合作经营纠纷案例为原型而改编的案件,涉及民事、经济、行政等多方面部门法的知识,考验着同学们将法律融会贯通、将现实与法条结合的综合能力;更要求同学们不仅仅要具备扎实的法律功底、清晰的逻辑推理,更要求同学们出色的临场反应能力。按照往年的惯例,我院于十月初在院内开始了参赛队员的选拔工作。根据报名同学在案件分析撰写和口头辩论两个环节的表现,经过认真评选,最终确定了由陈刚、吴静、彭育婧、高鼎、吴沈驹、徐少华、邰嘉欣、梁艺等八名本科生代表学院赴京参赛。
自十月份选拔组队至十二月到北京参加比赛,我校理律杯代表队的八位队员在毕莹老师的指导下对案件材料展开了细致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认真研读众多专著论文,加班加点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请教法学院的相关老师,并咨询了相关的行政和法律工作者。队员们常常就案件的争点和难点讨论到深夜,在对案件进行了详细梳理和理性分析之后,形成了对于案件的独特见解。最终通过队员们默契的团队合作,出色地完成了近5万字的逻辑严密、内容翔实的公诉词和辩护词,为之后的口头法庭辩论做足了准备。
怀着满满的信心,参赛队员们于12月1日晚奔赴清华大学,准备迎接来自兄弟院校的挑战。12月3日,第八届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初赛正式拉开战幕。3日下午3时许,在清华大学法学院明理楼,作为8号参赛队的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参赛队以申请方代理人的身份应对7号队南京大学的“反请求”。我院本科生陈刚和吴静首战上场。陈刚和吴静同学出色地完成了20分钟的开庭陈述,准确地应对了“法官”的提问;在法庭辩论阶段则以严密的推理、完整的思路、娴熟的技巧、流利的表达对辩护方进行了“讯问”,并针对辩护方的提问也有条不紊地沉着冷静应对;在最后的总结阶段,陈刚和吴静也以出色的总结收场。
晚上7时许,由彭育婧和高鼎作为反请求人的代理人同5号代表队中央财经大学进行了第二场初赛,两人以出色的口才和充分的准备,积极迎战5号队伍的挑战,获得了评委的高度评价,出色地完成了光华法学院代表队的比赛任务。初赛结束后,毕莹老师和参赛队员对第一天的表现都比较满意,对晋级复赛信心满满。但是,尽管光华法学院代表队在复赛中的表现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但强中自有强中手,面对其他队伍的优异表现,只能遗憾地止步八强之外。
12月5日,本届模拟法庭竞赛的决赛在清华大学明理楼的模拟法庭举行。西南政法大学代表队、中国政法大学代表队分别以申请方代理人、反请求代理人的身份出战,双方为大家献上了一场精彩的庭辩。理律文教基金会董事陈长文、李念祖等作为特邀嘉宾与其余参赛队伍一同观摩了比赛。最终,中国政法大学凭借强劲的实力和充分的赛前准备摘得桂冠。选手们优秀的表现以及赛后评委的精彩点评让参赛者受益匪浅。
当天下午,在清华大学明理楼模拟法庭进行了圆桌研讨会,本次圆桌研讨针对14个学理、实务问题展开讨论,由清华大学法学院王晨光老师随机抽取在场队伍进行发言,理律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陈长文先生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台湾理律律师事所董事李念祖律师、范蛟律师对赛题和整个赛事进行了全面而精彩的点评,给所有参赛队员带来了很大的启发。随后,本次模拟法庭的冠军队中国政法大学的带队老师曾涛也与我们分享了备战经验。我院的吴沈驹同学在此次研讨会中代表浙江大学发言,当他介绍自己来自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时,在贵宾席的陈长文先生特意回身举起相机为他照了张相,并微笑示意。这一小小的细节体现了陈长文先生对光华法学院特殊的感情与关怀。
陈长文随后发表演讲,回顾了台湾与大陆的法治建设,并对在座的法学学子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希望我们能够成为“争气”的法律人,赢得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随后进行的是颁奖典礼和答谢晚宴。当晚,在主办方举办的答谢晚宴上,我校参赛队员们同其他高校法学院的学生们进行了友好的交谈,尤其同台湾台北大学、山东大学等参赛队的队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双方互赠礼品,互相邀请,气氛融洽。在晚宴的联欢会上,我院参赛队员们和山东大学的师生们组成了“江山艺术团”,合演了一出妙趣横生的舞台剧《穿越时空的爱恋》,涵盖了发生在杭州西湖与济南大明湖畔的两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两所大学的老师同学共计十余人参演其中,作为本次晚宴的压轴节目,获得了在场兄弟院校师生的一致好评,现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欢快的笑声。
在晚宴现场,毕莹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代表光华法学院向理律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我院教授委员会主席陈长文赠送了纪念品,并进行了友好交流。陈先生对光华法学院有着独特的感情,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先生询问了学院的发展情况,老师和同学们对学院的看法与期望,还细心地询问之江教室的环境、是否有暖气等,可谓无微不至。随后与光华法学院代表队合影留念。
此次清华之行,充分展现了我院学子的风采,与两岸三地各大法律院校师生做了充分的交流,并有幸目睹众多法学大家的气度与风范,队员们受益良多。期待来年我校代表队再接再厉,在此项赛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两个多月的紧张准备,三天的唇枪舌剑,当硝烟散尽之后,我们都在收获;我们开始新的厉兵秣马、卧薪尝胆,只为明年的扬眉剑出鞘。
徐少华 梁艺 吴沈驹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