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呵护“折翼天使”,关爱未成年人成长――记浙大青马学院光华法学院分院赴浙江省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管理所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1-09-04 点击次数:4339

    2011年8月30日上午,浙江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光华法学院分院的成员们踏上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征途,在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子法、团委副书记成晓鹏和青马三期班主任梁亮博士的带领下,我们前往浙江省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管理所展开实践调研。本次社会实践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除了青马三期的成员,学院其他同学也积极报名参与。希望通过这次实践近距离地接触社会,增长见识,让理论结合实践发挥出更大的光芒。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大家来到了位于余杭区的浙江省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管理所,刚下车,映入眼帘的是“欢迎浙大光华法学院同学来未教所帮教”几个大字。未教所团委书记张增富热情地接待了整个团队,并在会议室为大家举行了一个简短的欢迎仪式。会议上未教所的政委对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和省未教所的长期共建的成果表示肯定。未教所的工作人员向大家简单介绍了未教所自建成使用后的发展历程和团建工作。尤其是之后一段宣传片让大家在声像中对未教所的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虽然由于之前杭州大雨,所内的道路仍有些泥泞,但这无法阻挡学员们的兴致。我们一行人随即参观了未教所园区内的整体构建,并在所内教官的介绍下了解了所内劳教人员的具体生活状况。

 


    大家首先来到了未教所的习艺大楼,楼内未成年劳教人员在值班警卫的监督下,安静有序地进行劳动改造。在我们站在楼内,看着比我们青马学员年轻不了几岁的弟弟们,心中无比感慨。也许他们走上这条道路,要负责人的不仅仅是他们,还有他们的家庭、这个社会,甚至还有我们的普法工作人员。同学们也就有关问题及时地和值班民警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学习,比如劳教人员的报酬问题、出去以后的社会适应问题等等。

 


    下午我们一行人来到一大队的排练室,里面已经有未成年劳教人员在等待我们的到来。在席蕴俊同学的主持下,我们开始了下午的第一个项目,观看青少年育心剧《让我们飞》。这部不到20分钟的短片融教育学、心理学、戏剧文学于一体,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正处在叛逆期青少年的共性。在大家观影之后,主持人和未成年劳教人员进行很好的互动。例如剧中的主角非常喜欢金庸先生《神雕侠侣》小说中的杨过,其实杨过也是一个问题少年,但最后成为了一代大侠,在这个的转变过程中对未成年劳教人员的反思很大,启发也很大。
    我们的第二个活动是我院宪法与行政法点博士梁亮的法制教育主题交流会《知法、守法——做合格青少年 成优秀公民》。梁亮博士的讲座简单、易懂而又不失深度,受到了在座的未成年劳教人员的欢迎。我们认为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大家尤其是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员知法、懂法,并且能在日后的生活当中知道要遵守游戏规则,这就是最好的普法,也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我们此次实践的目标。
    我们的第三个活动是捐赠图书——全球励志畅销书,希望这些未成年劳教人员在改造期间能鼓起勇气,燃起斗志,重新开始,为今后的生活而奋斗,从而更好地回归社会、服务社会。

 


    随后我们青马学员和未成年劳教人员进行了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虽然他们的年纪比我们小,但是正如所内教官所说“他们的社会经历不见得比你们少,很可能比你们大多数人都要多”。所以我们的交流尽量避免说教的方式,而基本都采取同龄人的共同爱好说起,这样才能找到共同话题,让他们愿意和我们交流。据结束后的不完全统计,基本都聊的很深入,而且未成年劳教人员也都表示以后会更加珍惜自由,不做法律禁止的事,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半小时的一对一交流之后,未成年劳教人员主动提出和我们长期交流的渠道,由于所内是不允许网络和电话的,所以我们决定和他们以通信的方式来延续我们的短暂但却分外珍贵的友谊。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快结束的时候,在法学院张子法书记和未教所的张增富书记分别作了语重心长的讲话,表示希望这次交流能够在劳教人员心中种下希望和信心的种子,为自己今后的生活描绘一个蓝图,赢得了未成年劳教人员和青马学员的热烈掌声。
    短短的一天时间,能为省未教所的未成年劳教人员所做的非常有限。但希望我们青马学员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不仅仅能够让学员们知道他们、了解他们和关心他们,更期望我们此次活动能够让社会更了解、更关注、更关爱他们。因为他们还很年轻,以后的道路还很长,需要我们整个社会营造一个宽容、平等的环境来接纳他们。同时也要我们法学院同学学以致用,真正把书本中的法律和实践中的法则相结合,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陈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