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大学生志愿者法律服务岗”火热展开―记浙大光华法学院志愿者参加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志愿工作培训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3-04-03 点击次数:1019
4月2日上午,春风送暖,我院志愿者学生由韩斐老师带队前往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为即将开展的“大学生志愿者法律服务岗”预热。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和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共建的“大学生志愿者法律服务岗”是为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相对缓解法院导诉、解决法律咨询等工作压力;同时更是为我院在校生培养社会责任感、实践锻炼提供平台。
一行人到达西湖区人民法院,受到法院的热情接待。首先,西湖区人民法院的倪主任和曹法官与志愿者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和热烈的讨论。主要介绍了这次活动的基本情况,“大学生志愿者法律服务岗”设立于西湖区法院大厅的“大堂诉讼服务台”内,与法院导诉、律师一道,各自发挥其特长为当事人解决疑惑。大学生志愿者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提供法律咨询,方便群众参与诉讼活动,如介绍立案流程,提示诉讼风险,代写诉讼文书,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分流当事人,为当事人提供导诉服务,引领当事人到具体窗口办理手续,方便当事人,同时减轻法院工作压力,强化法院“一站式”服务;参与民事纠纷的诉前调解,协助律师工作人员,共同运用法律知识为前来法院诉讼的当事人,提供诉前调解服务;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且将会对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包括司法礼仪、工作作风、法院工作流程、志愿服务中的注意事项等内容。法院领导除了介绍工作职责,细心与志愿者进行交流。在工作时间和技能培训等事项上充分尊重志愿者学生的要求,并且以志愿者获得实践经验为最高宗旨,不厌其烦的回答志愿者的各种问题。
随后,西湖区人民法院的青年优秀法官与志愿者们进行了座谈,卜亮法官与青年法官代表一道,就西湖区法院工作与我院志愿者们展开交流。卜亮学长是毕业于浙江大学法学院的优秀毕业生,目前在业务庭任职,是西湖区人民法院青年法官的中坚力量,西湖区人民法院“青蓝论坛”(旨在指导帮助新兴法官的论坛组织)的带头人。他在讲座中提到,志愿者这样的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在踏入社会之前通过这样的活动能系统的了解司法实践,让法律不再是书本的文字,而是民事庭里的形形色色,家长里短。作为一个法律人,孜孜不倦的学习书本更要投身实践。在现阶段作为一个“零经验”的志愿者,现阶段还是以学习熟悉基层法院的工作流程,以及了解当事人基本的情绪状态为主,对于立案庭的具体分类做一定的了解,对实体性问题还是应该多做程序性回答。不仅如此,年轻法官们对于我们的学习时间方法也予以了指导,如志愿实践过程中一定要勤问,勤记。
在座谈过程中,法院领导提出创新,将为每一名志愿者配一名年轻法官作为其“实务导师”,一对一为志愿者解决在法律服务岗碰到的问题,和学习、生活、工作实习等问题。这个创新点绝对是其他实习项目所不具备的。相比研究生导师,这位“实务导师”教给你的是书本之外的知识,也是用人生历练经验换来的宝贵知识。
在座谈中,有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们:“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在于经验。”将所学的法律运用于实践,是我们每一位法律人的终极梦想。而现在“大学生志愿者法律服务岗”正是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不仅如此,“实务导师”项目更是志愿者活动的亮点。目前“大学生志愿者法律服务岗”的志愿者还在火热招募中,具体情况可去研究生科咨询。


供稿:周岑/摄影:柳静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