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开放的对话――记第二十六期公法论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3-06-13 点击次数:912
2013年5月30日下午两点,由浙江大学公法与比较法研究所主办的第二十六期“公法论坛”在之江校区图书馆五号楼会议室如期开展。本次论坛由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金承东副教授主持,由美国爱荷华法学院荣誉终身教授John C. Reitz和布朗大学古典与历史系名誉教授Kurt A. Raaflaud分别作主题报告。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的兰荣杰老师和众多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同学参加了本次论坛。
第一单元:Why Democracy Developed in Athens
在本单元,Raaflaub教授首先对作为公民国家的雅典城邦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通过大量的照片为在座同学展示了雅典城邦政治的历史全貌。随后,Raaflaub教授通过对美索不达米亚与雅典法律的横向对比,对雅典政治发展过程中的法律发展进行了对比性阐述。通过两者的对比,使在座的同学了解到雅典法律制定主体的广泛性、内容的标准性、动态性以及民主性等显著特点。在对雅典城邦政治的进行背景性阐述后,Raaflaub教授对雅典政治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克里斯提尼与伯利克里改革进行了详细介绍,主要包括改革的背景、内容以及对雅典民主政治的重要意义。最后,通过上述三部分的介绍,Raaflaub教授引出了报告重点探讨的问题,即关于民主的争论。在这一问题上,Raaflaub教授就优秀领导者与公民的具体界定是什么、民主的宪法性后果为何、“混合宪法”理论的内涵等问题与在座的老师、同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第二单元:Human Nature and the Role of Law in Society: How Different is China?
在本单元,Reitz教授报告的核心议题为中国语境下的人性以及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并着重探讨在其在中国出现异态的原因。该报告以核心议题为中心,通过三个子议题进行逻辑展开。第一部分的讨论内容为,在法治国家和行政国家的中法律所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关键性差异。Reitz教授认为,法律控制与行政控制的核心区别在于,其在法律制度基础上用理想法治的方式建立一个独立的司法机构,并构成对行政权力分离和扩散的动力。在第二部分中,Reitz教授对儒家思想下的中国社会进行了考察。他认为,在中国行政国家的历史上,主要是通过儒家思想来克制统治阶级间的自我追求并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在第三部分中,Reitz教授就人性这一善意基础对中国当今政治治理提供支持的可能性进行了剖析。他认为,应探讨的是信念、道德和政治教育是否可能会继续为德政提供充分的依据。
在两位教授的精彩报告之后,在座师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两位教授进行了提问,并得到了两位教授耐心细致的解答。本次公法论坛秉承往届论坛严谨开放的学术精神,为我院师生成功搭建了比较法研究与交流的良好平台,也为公法论坛融入了崭新的学术气息。
文/魏星 图/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