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现代刑法学的理想、学术与谋略问题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3-06-17 点击次数:1025
5月23日晚19点,光华法学院第13期刑事法前沿论坛在之江校区图书馆五号楼206室如期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北京大学的刑法学教授王世洲为同学们作现代刑法学的理想、学术与谋略问题的主题报告。
主持人阮方民老师主持人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王世洲的学术背景、专业方向和研究领域,特别指出王教授对经济犯罪领域有着极为深入的研究。简短的开场白之后,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王教授的到来。
报告伊始,王教授便提纲挈领地指出本次讲座内容包含四大要点,分别为现代刑法学、刑法理想、刑法学说问题以及刑法的谋略问题。对于刑法的现代性问题,王教授通过梳理我国刑事法律发展的脉络,指出古代社会从汉代刘邦约法三章发展到唐律的502条刑事规范,建国之后从79刑法到97刑法进一步发展,此后又有8个修正案、1部单行刑法,9个立法解释相继问世,除了规范性文件的演进之外,刑法理论状况也在与时俱进。由此,他作出论断,刑法是有生命,会发展的,刑法有古今之分。关于刑法理想,王教授从个人和国家两个角度论述刑法理想的重要性,其中就国家层面而言,他认为刑法在建设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以欧洲处理马肉风波与我国瘦肉精事件的处理为例,说明严刑峻法不能解决问题,但是社会管理制度的建构中离不开刑法的规制。当然发挥刑法的规制作用,关键在于把握好刑法在哪个环节介入,以何种程度介入的限度。论及刑法的学术问题,王教授认为应当从四个层次建构自身的学术体系,第一个层次为知识,即尽可能多地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第二个层次是体系,即对知识脉络要成体系地了解,触类旁通;第三个层次是批判,批判是学术的精髓,若没有批判谨慎,就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最后一个层次是创新,批判之后还应当构建新的站得住脚的体系。至于谋略问题,王教授扼要地指出了现代刑法发展的两条进路:其一,现代法治应着力发展完善刑法的规范;其二,法学院应当进行与实现思维的建构。
在互动环节,在场的老师同学们发言踊跃,纷纷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王老师进行交流,包括随着社会管理的发展,刑法是否要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其他国家是否以及如何对非法吸收存款的行为进行规制,现代刑法与古代刑法的区分标准何在等等,王老师对上述问题都作了详细而又深入的回答,拓展了同学们的刑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