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司法鉴定专家辅助人制度研究”课题组开题会议顺利召开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3-07-10 点击次数:473
    由浙江省司法厅和浙江大学司法鉴定中心联合申报的“司法鉴定专家辅助人制度研究”课题于近日先后获得了浙江省法学会和中国法学会立项支持,由省司法厅司法鉴定管理处潘广俊处长和我院胡铭教授担任课题组负责人。2013年7月5日,课题组开题会议在计量大厦顺利召开。来自浙江省司法厅、省内鉴定机构的专家代表,我院胡铭教授、翁里副教授、司法鉴定中心助理吕易泽以及诉讼法点博士生张健、冯姣等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胡铭教授主持,胡老师介绍了课题申报情况和课题组前期工作情况,之后,与会代表畅所欲言。首先是潘广俊处长分析了目前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现状和国内研究动态。他指出,虽然新《刑事诉讼法》率先提出了专家辅助人这一新概念,但相关的实施细则仍然处于空白阶段,仍需要对专家辅助人制度从必要性到可行性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立足于现状,应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模式探索出一条适合浙江的专家辅助人发展之路。继而浙江省天平鉴定辅助技术研究院华潭跃院长就设立“浙江省天平鉴定辅助技术研究院”的经过做了介绍,结合了他作为专家辅助人出庭的实际案例情况,如近期在绍兴出庭的专家辅助人省内第一案,并对专家辅助人制度从实证的角度提出了他自身的设想。华院长的发言引发了大家的思考,与会代表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之后,翁里副教授提出了自己对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几个问题的思考,具体包括:1.专家辅助人的法律地位;2.究竟该如何管理专家辅助人;3.究竟该如何进行收费管理;4.专家辅助人意见的效力究竟如何;5.是否应该设立专家辅助人库;等等。
    在会议最后,胡铭教授提出了课题研究的详细路线图,并将课题目标定位为构建“司法鉴定专家辅助人的浙江模式”,指出课题最终不仅要发表高水平的论文,更为重要的是要制定符合浙江省实际的专家辅助人制度实施细则,并向省委省政府领导提交高水平的决策建议。本次会议为接下来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拉开了探寻专家辅助人制度之浙江模式的序幕。
                                                                撰稿人:吕易泽(司法鉴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