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仲夏酷暑,参加第六届光华法学国际夏令营的营员们在7月24日傍晚从雷峰塔出发,一行来到苏堤,漫步西湖。此时夕阳西下,抬望眼,江亭远树,白云高卧,大家一时沉浸在湖云山画的西湖美景之中,流连忘返,偶遇清风闲坐,亦是欢声笑语不断。在来海内外的夏令营营员眼中,西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精神的象征。本次活动由法学院团委副书记王书剑老师带队。
不管什么季节,不管什么天气,什么时间,西湖的诗情画意随处都是,哪怕你再留神也会绊着你,那千年的江南风情早已把西湖过滤成如窖酒般的纯香,哪怕你不是诗人,随口也会咏出一些诗词来。这就是西湖,一块挂在江南胸前的美玉,看惯了多少春花秋月,又被多少人的故事滋养的如此温润。营员们经过这几天的活动以后今晚沉浸在这中意境之中心灵上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西湖本无语,曲院风荷,虎跑青山,六桥烟柳,是我们每一人把她装点后又斑驳脱落,历史的余温已不再烫手,西湖的夜晚想必也无梦。这里被无数美文佳句装填过,满得连写意的空间都不再有,西湖的烟雨,朦胧得有些诗情画意,让人感觉到她文化的深邃与历史的久远。余秋雨对西湖有概括:“它贮积了太多的朝代,于是变得没有朝代。它汇聚了太多的方位,于是也就失去了方位。它走向抽象,走向虚幻,像一个收罗备至的博览会,盛大到了缥缈。”在这些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的风景中营员们纷纷合影留念同时境外的友人也丢下前几日的腼腆热情洋溢的和境内营员合影留念,营员们脸上无不流露出一种美的享受。
西湖该不会知道我们来看过她吧?身为莘莘学子的营员们未敢留下过多的痕迹,怕惊扰了她沉睡了千年的美梦,只有悄悄地来,再悄悄地走。只是,我们这群夏令营的学子们还是忍不住带走了她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她的味道,她的气息,还有她的故事。营员们与西湖的结缘才刚刚开始。
文/ 易双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