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礼法之争与道德-法律之辨――记法理学术沙龙第二十三期梁治平教授系列讲座之三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3-11-24 点击次数:1881
      11月22号夜之江校区图书馆五号楼二楼学术报告厅,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洪范法律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兼职教授梁治平教授为我院师生做了一场关于“礼法之争与道德-法律之辨”的学术沙龙。本次讲座是梁治平教授关于清末法律移植检讨系的第二场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季涛副教授主持,夏立安、沈远远、石毕凡等老师以及校内外多名学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梁治平教授指出,围绕清末修律所展开的争论事实上是一场关于传统礼教与法律之间的争论。梁教授以“无夫奸”是否构成犯罪、是否应该列入刑法这一历史事件为引,向我们介绍了劳乃宣、沈家本、陈宝琛等晚清硕学通儒或封疆大吏的攻讦互辩。梁教授特别点出了这场论辩中,“法理派”与“礼教派”双方围绕刑律修订如何维持中国传统礼教的自足性所展开的论战。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梁治平教授将这场世纪论战与英美法学界津津乐道的“哈特-德富林论战”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比较。西方法理学界所关注的哈特-德富林论战是关于同性恋这种私密行为是否合乎道德以及应该加处刑罚,因此属于一种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的论战。晚清礼法之争与西式论战之间或可互相参鉴,但终究多有不同。梁治平教授特别指出,晚清礼法之争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要不要学习西方法律的问题,还是一个“身份问题”,即如何在学习西方法律的过程中,维持本土传统文化的问题。在本次讲座中,梁教授对诸多历史细节的揭示令听者兴趣盎然,时间飞逝而浑然不觉。
在讲座行将结束之际,诸位老师和学生针对法律与道德之关联、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今法律制度之完善等问题与梁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本期法理沙龙梁治平教授系列讲座在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供稿人/王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