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热点新闻
纠冤案错案,建法治蓝图 ――记“刑事冤错案的纠正与防治”专题讲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3-12-18 点击次数:3151
2013年12月17日晚,光华法学院法思讲堂之“刑事冤错案件的纠正及防范”在国际会议中心223室举行。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监庭庭长、浙大校友倪代化法官,民一庭副庭长、浙大校友叶向阳法官在国会为同学们就浙江张氏叔侄冤案、萧山五青年冤案等一系列冤错案件做了关于刑事冤错案的纠正防治专题讲座。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多位法官参加了此次活动。讲座内容丰富多彩,讲述幽默风趣,不时博得阵阵笑声,为这个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暖意。
讲座伊始,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院长胡铭教授热情介绍了两位嘉宾,并现场赠送新作《错案是如何发生的——转型期中国式错案的程序逻辑》。讲座中,倪代化法官以冤案做引,为同学们分析了冤错命案的10个特点,如罪犯服刑期间本人不敢申诉,未重视辩护律师意见,二审均作出留有余地的判决等。在总结冤错案件的成因与教训时,他引用了有关学者总结的“冤案模式”——命案必破-刑讯逼供-有罪推定-疑罪从有-严惩“凶手”-司法“正义”,让同学们对冤错命案的形成有了更深的了解。
以“浙江张氏叔侄”冤案为例,针对冤错命案的各个环节深入浅出地讨论以下问题:首先是侦查环节中的羁押地点、现场辨认、依法规范文明审讯等问题;其次是检察环节中的侦查监督、批捕和证据审查等问题;最后是审判环节中对被告人无罪意见的重视、开庭审理和申诉纠错机制等问题,给我们理论化的法律知识学习充实了很多有重要意义的实践经验。
此外,倪代化法官还与大家交流了怎样避免和如何纠正冤错案件,他以时事热点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在审判过程中的经验,语言风趣幽默,还以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案件生动展示了纠错案件的艰难性,旁征博引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紧接着他谈到了司法公信、法治进步的问题,以及法官的道德直觉是否可靠等,带给了同学许多启示。倪法官表达了对中国法治建设虽然道路艰辛,但是充满了希望的自信,并且鼓励在场的学弟学妹努力学好法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中国法治建设添砖加瓦!最后,胡铭教授对本次讲座做了热情洋溢的总结。
至此本次“刑事冤错案的纠正与防治”专题讲座圆满结束,一些参与同学表示:“本次讲座给我们平时理论化的学习增添了生动的案例与乐趣,倪庭长的讲述对自己也很有启发,在了解这些冤错案之后,虽然认识到纠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却更加渴望去为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供稿/方一琛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