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浙江大学学报》开辟专栏讨论中国法治实践学派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4-01-02 点击次数:1137
2013年第5期《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开辟《中国法治实践学派及其理论研究》专栏,钱弘道、武树臣、邱本等教授撰文讨论中国法治实践学派。
钱弘道在2012年12月中国法治国际会议和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上提出“中国法治实践学派”这一崭新的学术概念后,又分别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论述中国法治实践学派。《中国社会科学报》组织李步云等著名学者专题讨论中国法治实践学派。钱弘道还在香港、台湾等地的国际会议上发表关于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演讲。中国法治实践学派已形成初步影响。
钱弘道教授在栏目主编语《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兴起与使命》对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概念和宗旨做了初步界定:“中国法治实践学派是以中国法治为研究对象,以探寻中国法治发展道路为目标,以实验、实践、实证为研究方法,注重现实、实效,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学术群体的总称。概言之,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主要旨趣或宗旨是用实验、实践、实证的方法对中国法治发展道路进行学术阐述、理论概括和社会实验,强调中国特色、法治精神、实践理性以及公共理性。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背景是中国的,内容是法治的,方法是实践的,视野是国际的。”
钱弘道说:“《浙江大学学报》专门开辟讨论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栏目,这是国内外学术刊物首次从学派角度对中国法治实践和理论动态的重要回应,旨在组织国内外学者展开系列讨论,推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又具国际影响力的法治理论和法学流派的形成,并服务于法治中国的伟大实践。本期推出的三篇论文,分别从传统法律文化、公共理性的培育以及中国法治发展道路三个不同角度论证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形成、任务和未来发展方向。这组文章具有填补空白意义,是中国法治实践学派最原始的文献,必定会引起学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这组文章的推出是为了抛砖引玉,是为了欢迎和期待更多的关心中国法治的国内外学者来共同关注法治中国的实践,共同探讨中国法治实践学派这一重大命题,共同推动中国为世界法治文明作出辉煌的贡献。”
(尤婧红 陈益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