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酷刑:国际视野与中国问题――记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论坛2014年第1期学术沙龙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4-03-16 点击次数:1307
3月14日下午2点在图书馆5号楼206室举办了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论坛2014年第1期总第28期的学术沙龙,本次沙龙邀请到了浙江大学客座教授、联合国反酷刑文员会委员、外交部条法司法律顾问张克宁教授为大家讲授。本次学术沙龙主题为“酷刑——国际视野与中国问题”,由光华法学院副院长胡铭教授主持,林劲松老师、兰荣杰老师、马光老师以及王钰老师和我院博士生、研究生和本科同学参加了本次学术沙龙。

本次学术沙龙采用互动讨论模式,师生随时提问和发言,现场气氛极为活跃,不断涌现出思想的火花。沙龙一开始张克宁教授为我们介绍了联合国反酷刑委员会的相关情况,他从日本慰安妇等国际热点问题并结合联合国反酷刑公约具体内容和国际反酷刑委员会的管辖权范围,向在场师生讲解了酷刑的内涵、外延;随后,作为亲历者向大家介绍了中国加入反酷刑公约的情况;然后,和我们分享了了自己在竞选该委员会委员的过程中的经历和亲身体会。在此过程中他详细讲解了自己竞选时的国际和国内背景并且穿插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细节,使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国际人权保护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进入互动交流环节张老师解答了在场师生有关联合国反酷刑委员会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不同国家视野中的酷刑以及反酷刑委员会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合作和交往机制等问题。兰荣杰老师和王钰老师分别通过提问和评论向在场师生介绍了中国对联合国反酷刑公约的签署执行状况和西方尊严价值理论研究及其对立法的影响与趋势。最后胡铭老师结合张老师的讲解,从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角度对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反酷刑状况进行了分析,从理念、立法和司法实践三个层面精辟地指出了我国在反酷刑和保障人权方面的现状和原因,并阐述了未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

在短短的两个小时时间内,从国际到国内、从理念到实践张克宁教授以及在场的诸位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次学术盛宴,使在场的同学们对酷刑以及人权保障的国内外基本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启发大家更深层次的思考。张克宁教授在沙龙结束时承诺在自己参加第一次反酷刑委员会会议结束之后还会来为我们进一步的讲解有关问题,我们期待着下一次沙龙更为精彩的内容。
供稿人:项运来(2012级法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