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记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学生代表团来我院交流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4-03-25 点击次数:3169
 
   2014年3月19日,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一行8人来到我院,开展为期4天的学习交流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促进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与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学术探讨与考察访问为主线展开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光华法学院本硕博共12名同学参加了本次交流活动。
缘起:破冰之宴
   3月19日下午,学院在紫金港校区启真大酒店会议室举行了欢迎会,浙江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执行所长、博士生导师赵骏老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团委书记陆飞华老师、院外事科常姗老师出席并参加了本次破冰会议,他们与来浙大交流的8位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同学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就同学们感兴趣的各项话题,包括中美文化异同、中美教育模式的差异等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也向其介绍了杭州的各处景点以及悠久的文化历史,同时也介绍了接下来三天的活动安排。我院12名同学也同样针对自己的兴趣向芝加哥的同学提出了自己的问题,现场气氛活跃,这为接下来三天的交流行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习篇:法学沙龙
   为了让芝加哥大学同学更加了解中国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方面的发展情况以及对于全球重大问题的态度与努力,本次由赵骏老师主持的学术沙龙活动分别以这两项主题展开。光华法学院十余名学生与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同学一起参加了两次学术沙龙活动。
   在第一次沙龙中,赵骏老师主要就中国法治与国际法治的互动、中国与WTO以及中国与国际投资等话题展开详细的论述。参加沙龙的学生都用英文做了自我介绍。随即,沙龙迈入正题。赵骏老师首先介绍了国际法治与国内法治互动的理论背景。随后,他介绍了中国在国际贸易法和国际投资法方面的发展情况及热点问题。整个讲座以开阔的视野带领中外学生梳理了相关学术知识,深受好评。在短短两个半小时中,中外学生踊跃发言,赵骏老师和中外学生进行了良好的互动,整个沙龙的气氛十分活跃。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在讨论完最后一个问题后,此次沙龙画上了完满的句号。
    第二次沙龙着重从全球重大问题的层面,探讨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所做出的努力与举措。本次沙龙共分为两个主题。其一是气候变化和国际环境法;其二是国际反商业贿赂。首先赵骏老师介绍了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所做的努力,进而就气候变化政策与国际贸易法的协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然后,赵骏老师以反海外腐败法为引子,引领同学们就国际反商业贿赂相关法律与国际合作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会者广开思想,畅所欲言,沙龙在融洽的氛围中结束。会后,中美双发相互交换礼物,以示友好,并合照留影。
    两次学术沙龙活动,让中美两国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了中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全球性问题上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大家都充分认识到中国的法治建设同国际法治日益砥砺互进。大家也在交流与探讨中,加深了理解,促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参观篇:阿里巴巴、泽大律所与中院之行
阿里巴巴:总有一种文化让我们流连忘返
    杭州,风景如画,人杰地灵。阿里巴巴之行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国际化企业的风范,更让我们体会到企业文化的魅力。
    从“竹林七贤”与世无争的超然境界倏尔转身,阿里巴巴的大楼丝毫没有江南的秀气,暗色系加上棱角分明的金属,无浮夸,无张扬,无奢华,就是简单明亮、严肃整洁。在大厅角落里,一排排的奖杯徽章,低调得彰显着阿里巴巴自创业到发展至辉煌这一路的披荆斩棘。一尘不染的地板、高超前卫的技术设备、开放独立的办公氛围,一切的一切,都是在诠释,到底什么是阿里巴巴:这里,商界精英济济一堂,各界名士熙熙攘攘,它重塑市场造就奇迹;
    “我们不仅开拓了最大的网络市场,同时也为中国将近2000万人解决了就业”阿里巴巴的导游如是说,或许这就是一个负责人的大企业所关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并存。可能不懂电子商务,不懂股市行情,不懂企业对接,不懂公司联营,但是只要有梦想,就不妨碍他们携着想象力和好奇心在他们的领域中生存。我们在各个高科技展厅徜徉徘徊,来自芝加哥的8名外国学生更加惊叹连连:原来,支付宝、淘宝店、天猫都是从这里走出去,到每个人身边,到千家万户,到世界各地。
    正如导游向我们介绍的那样,在阿里巴巴,最有魅力的,不是商机和利润,而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如果说高科技的机械设备让人眼花缭乱,那么,阿里巴巴的文化理念让人望尘莫及。他们说,客户永远是第一,团结合作才是本真,他们迎接挑战应当勇于创新,精益求精才是发展之道。阿里巴巴,带给今日这些参观者们最大的震撼不仅仅在于它的发展与它的未来,更多的是它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大企业,它的文化风范与社会责任。
     参观行程虽然短暂,所见所闻对于外行人士也是朦胧难懂,但阿里巴巴总部一行,就是在短暂的朦胧中激励我们,在长期的奋斗中,坚定自己的理想与风格,不论现在是何专业、将来是何工作,精彩,是历经千辛万苦的那段历史;奇迹,是历经风吹雨打的那份坚持。如论辉煌,但求脚踏实地。
泽大律所:如何站到法律服务金字塔的顶端
    在结束在阿里巴巴公司的参观行程之后,中午12:50左右,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来访一行同学乘车抵达浙江省泽达律师事务所,开始对律所的访问活动。
    同学们一下车即受到热情接待。首先,同学们在行政服务人员的引导下参观了律所的办公场所。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来访同学们对泽大律所优良的办公环境、先进的办公设施和热情周到的服务都赞不绝口。然后,泽大律所主任王小军律师、高级合伙人徐起平律师、郭筹鸿律师、任远律师与中美双方来访学生举行座谈会。
    座谈会上,郭筹鸿律师首先介绍了泽大律所的当前概况、业务领域和发展历程等,然后进入互动交流环节。在此环节,部分美方学生就泽大律所在美国开展法律服务及其与美国律所的合作情况提出疑问。任律师回答指出,泽大律所当前在美国开展法律服务的主要形式是与美国各州的律所合作。而将法律服务市场扩展到美国本土的契机,也是源于自己服务的顾问单位拓展市场,向美国本土市场投资,这便对律所的国外法律服务提出了要求。而泽大律所在选择合作的美方律所时,倾向于以规模较小的律所为主,这一来源于自己在美国提供法律服务尚处于起步不久的状态,二来是为了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和控制服务过程的中的主导权。另外,也有美方学生咨询,泽大律所在招聘新的律师时,最看重应聘的年轻学生的何种素质。就此问题,王主任指出:泽大律所在招聘新律师时,首先会考察应聘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基础,因为这是律师开展业务的根本所在。其次,泽大律所很强调学生的抗压能力。他指出,律师行业是一个充满变化的行业,从业者必须时刻拥抱变化,更应当拥有在压力环境中执业和生存的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不断壮大。此外,也有美方学生就中国律师行业的收费问题进行咨询。王主任指出: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大数据的时代,这些对于律师行业的收费定价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后的发展趋势是,普通的咨询业务将日益走向免费化,而真正能够为律师行业带来丰厚利润的,将是新拓展的领域。所以,律师必须能够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并以诉讼领域作为根基,再向其他领域拓展。
    美方学生积极提问,而泽大律所的几位高级合伙人则作出了详细到位的回答,会上气氛热烈而融洽。泽大律所之行,不仅使美方学生对中国的法律服务环境和律师执业环境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而且也开阔了浙大光华法学院的各位同学们的视野。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庄严与肃穆并存
    3月21号下午3点,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访问学生在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的常姗老师以及学生的陪同下,参观了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并在杭州中院受到了热情的欢迎。杭州中院坐落于美丽的钱塘江畔,宏伟壮观的建筑带给人们威严与肃穆,展现了法院的刚正不阿以及公正无私。
    大家首先来到了二楼的会议室,副院长林沛向外国学生表达了诚挚的问候,同时提到今天也是正是美国第一夫人访问中国的第一天,预示着这次交流意义重大,以及中美两国的友谊与合作源远流长。在副院长简单而又详尽的介绍下,芝加哥的学生对中国法院的基本概况和法律体系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在张雁鹏处长的陪同下,我们继续参观了法院的办公区、审判庭、监控室以及院史纪念馆,来自美国的学生对中国的法院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以及更深刻的体会,作为大陆法系国家,中国的司法体制不同于美国,在这次访问中,每一位学生都对中国法院有了直观的感受,同时他们也深深的被法院办案高效率以及先进的技术设备所震撼。
 
娱乐篇:上海之旅、西湖之行
上海之旅:摩登都市的精彩
    3月20日下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学生和芝加哥大学学生一同前往上海参观游览,作为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学生来浙交流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参观上海的活动主要是为了增强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学生对中国都市生活的了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完美融合。中美共14名学生于下午一点半左右从杭州东站出发,乘坐高铁前往上海,在途中大家对接下来的旅程进行了美好的畅想,同时大家也谈到了中美教育、文化和人们日常生活方面的差异等等。到达上海火车站之后,我们一行乘坐地铁前往“南京东路”,由此前往外滩。
    在出地铁站的那一刻,所有学生被上海整体的建筑风格所震惊,芝加哥学生Sarah说道:穿行在上海的街道上面,如同身处纽约,周围的西式建筑、街道、红绿灯和斑马线同美国的唐人街简直如出一辙,很难想象这一切可以如此自然地融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外滩的景致更加让人惊叹,遥看黄浦江对面耸立的现代感十足的摩天大楼,回首身后充满历史感的传统西方古典建筑和老牌资本主义银行,你会感到就像同时处在两个时代,不得不为上海这种精妙的规划所叹服。在如此令人赞叹的景致之下,我们一行人拍下很多照片留念,记录下此次旅程。
    之后的城隍庙之行更是让芝加哥的学生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四处林立着中国传统建筑,各色传统小吃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所有人都沉浸在城隍庙繁华喧闹的街道里,大家一边品尝上海有名的小笼包等美食,一边领略着上海独特的都市风情。
    这一次上海之行虽然短暂,但是我们却着实感受到了上海将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为这样一个中西融合、充满活力的城市所感叹。
          西湖之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014年3月22日下午,美国芝加哥大学短期研修学生代表团在一行人从紫金港校区出发,在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学生志愿者的陪同下来到世界文化遗产——杭州西湖景区参观游览。本次活动由法学院团委副书记王书剑老师带队。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西湖也换上了崭新的春装,宛如一位少女,楚楚动人。一行人享受着阳光和微风,徐徐漫步。在曲院风荷,芝加哥大学的学生们水面造型各异的小桥上且行且看,人、水、天,相融,相亲,悦目,赏心。当春风徐来,代表团成员Michael面对着一汪碧顷,不禁发出“So peaceful”的感慨。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新柳如烟,春风骀荡,现在正是苏堤最美的时节。众人依次走过堤上的六座孔桥,两侧的湖光胜景如画图般展开,芝加哥大学的学生们相互热切地交流着惊喜和赞叹。
    走下苏堤,众人意犹未尽。法学院志愿者们又带他们参观了太子湾公园的花卉展。正是胜日寻芳西湖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至此,所有人都已沉醉于杭州西湖的无限风光之中,流连忘返。
    落日将她的余晖洒向湖面,激起万点金光。从芝加哥大学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就要离开杭州,乘坐航班飞往北京了。不舍,挂在每个人的脸上。在萧山国际机场的大厅内,大家一一拥抱告别,互相送上最美好的祝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短短几天时间,一段段跨过大洋的友谊在杭州结下,学术文化交流的种子也在悄然萌发,将来一定会开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离程:终点亦是起点
    本次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来浙访学的旅程在3月22日划上句号。短短四天的相处,不仅是一次中美文化的交流体验,对于所有参加本次活动的学生而言,更佳是一次结交朋友的机会。临别之时,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8名学生向光华法学院接待陪伴他们的12名同学送上独特的礼物——印有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标记的围巾,并且给每一位陪伴他们的中国小伙伴送上一封感谢信,感谢光华法学院同学这四天以来的陪伴和帮助。大家互留联系方式,尽管本次旅程已经结束,但是对于他们的友情而言,这次短暂而有意义的旅程将是一个美好的起点,也希望今后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和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能进一步加强交流,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
                                供稿:徐逍影、徐杰、陈彦舟、叶烨
                                      刘洋、高嘉蓬、严书元、谷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