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枪舌剑,思辨风采――记第十三届法文化月之全真模拟法庭辩论赛决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4-05-20 点击次数:389

    5月17日(周六)晚上19:00,第十三届法文化月之全真模拟法庭辩论赛决赛在紫金港校区西1-107教室正式举行。光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叶良芳老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翁里老师,副教授李华老师作为评委老师来到了决赛现场,丹青学园分团委副书记、辅导员吴沈驹老师也作为嘉宾参加了此次活动。

比赛正式开始前,吴沈驹老师为比赛致辞。作为曾经的优秀选手,吴老师为控辩双方提供了指导性意见,指出模拟法庭区别于辩论,口舌争锋固然必不可少,妙语连珠同样让人称赞,但更重要的是上庭前做的工作,包括了解事实、与当事人沟通、法律调查等,而模拟法庭的现场正是前期充分准备工作的最后展示。吴老师的指导得到了在场选手及观众的赞同和认可。
    本届全真模拟法庭共有12支队伍报名参赛,经过初赛和半决赛的激烈角逐,最后“一锤定音队”和“光华队”进入了最后的决赛,双方分别为公诉方和辩护方。在两队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决赛正式开始。
首先是陈述环节,公诉方的陈述精彩而详细;辩护方则以平稳的语调、严密的逻辑做出了层次清晰而鲜明的陈述。第二阶段的答辩环节无疑是最为激烈而精彩的:控辩双方在问答之间,用证据辩驳质疑,用逻辑质疑证据,激发了思维的碰撞,展现了逻辑的追逐转换,充分印证了“唇枪舌剑,思辨风采”的主题。在第一轮问答中,公诉方步步紧逼,辩护方有条不紊的陈述和应对,让人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法庭现场。而在第二轮的问答中,辩护方维持了之前平稳的风格,问题简短而直切要点;公诉方由攻转守,引法据文,一一应答。现场观众深深沉浸在辩论中,或是随着法庭辩论的跌宕起伏而不时皱眉,或是为公诉方的质问和辩护方的精彩辩护而不住点头。
    根据全真模拟法庭的比赛规则,评委老师可以在比赛过程中进行提问。随着辩论的白热化,评委老师们的问题也越来越具有针对性,吴沈驹老师、翁里老师、叶良芳老师、李华老师先后就证据、案件细节、案件材料等进行了询问和质疑,对选手们的准备是否充分以及逻辑是否严谨进行了考核和评审。
随着第三阶段的公诉方强有力的陈述和辩护方精彩而不失幽默的总结陈词,辩论赛决赛暂告一段落。
    最后,经过评委老师们的认真评议,公诉方“一锤定音队”在本次辩论中获得胜利,辩护方的秦晓砺同学荣获最佳辩手。评委叶良芳老师作为评委代表为本次比赛做了点评:他对本次辩论的水平和同学们的准备表示了肯定,称赞双方均对法律法规十分熟悉,且应答敏捷。另外,公诉方四面出击、重点突出,证据整体全面,强调四个要件;辩护方抓住一点,不计其余,可谓是各有千秋。在肯定的同时他也为控辩双方提出了中肯而有效的建议,让选手们受益匪浅。
    唇枪舌剑,为正义而战;思辨风采,因才华而生。辩论赛的选手们通过模拟法庭这一舞台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口才和能力,实现了自我升华和全面提升。浙江大学第十三届法文化月之全真模拟法庭辩论赛圆满落下了帷幕,但是我们相信学习法律,实践法律的路程永无止境。
 
供稿:张依雨/审稿:张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