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风云迹会,巅峰对决――记2014“阳光杯”中国高校法学学生辩论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4-05-20 点击次数:2639
5月17日上午9:00,由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主办,浙江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赞助,浙江大学学生法学研究会承办的“阳光杯”中国高校法学学生辩论赛于浙江大学之江校区李作权活动中心报告厅顺利开幕。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八支辩论队共聚之江,逐鹿辩坛。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张丹丹,浙江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卫华,各高校代表队指导老师以及浙江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的朱昌明、孙辉、王慧贞受邀担任今天比赛的评委和点评嘉宾。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卫华首先致辞,她代表浙江大学法学院表达了对来自各高校的代表队以及受邀到来的评委、嘉宾们的诚挚欢迎。同时,她还强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希望所有人都能享受这场赛事”。随后,来自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的朱昌明律师也表达了对本届赛事的殷切期待,并预祝本次辩论赛圆满成功。


开幕式结束后,上午10:00,辩论赛预赛火热开场。预赛分为四组,两两对辩。中国政法大学对战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战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对战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对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预赛辩题为经济发展是否优先于环境保护,对战双方就经济发展是否优先于环境保护展开激烈辩论。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唇枪舌战,最终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以及浙江大学四支队伍战胜对手脱颖而出,晋级半决赛。

短暂休整后,下午2:30,更为激烈的半决赛拉开了帷幕。浙江大学代表队舌战厦门大学代表队,而与此同时,另一赛场上,中国政法大学代表队与中国人民大学代表队亦在往来争锋。幽默的反问,绝妙的比喻,辩手们慷慨陈词,针锋相对,现场高潮迭起,尽显思辨光华。经过环环紧扣,局局出彩的几番角逐,最终,厦门大学代表队与中国政法大学代表队晋级决赛,而浙江大学代表队与中国人民大学代表队惜败。
经过了初赛、复赛的磨砺,5月18日下午1:45,“阳光杯”中国高校法学学生辩论赛终于迎来了最后的决赛,一场令人热血沸腾的王者之战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临水报告厅打响。著名口才学专家余式厚,浙江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主任陈臻,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党委书记、之江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胡炜,浙江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勇敏、吴卫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团委书记邢姝,厦门大学法学院团委书记高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团委书记管晓立,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团委书记陆飞华、团委副书记王书剑等受邀出席。

本场对战针对“杭州限牌是否‘事不宜迟’”展开。正方中国政法大学代表队以市民的现实需求以及交通亟需改善为切入点,条理分明地阐释“杭州限牌”何以“事不宜迟”;而反方厦门大学代表队则从民意表达出发,层层剖析,论证 “杭州限牌并非‘事不宜迟’”。在随后的攻辩环节中,双方更是舌绽莲花,妙语如珠,可谓你尽有铁齿铜牙,我自能千机善辩,交锋间耀眼的思辨火花另整场赛事精彩纷呈。而提问环节中现场观众犀利的问题再次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展现了当代青年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法律与科学素养。
激烈的角逐过后,最终,厦门大学代表队摘取了本届辩论赛冠军的桂冠,厦门大学四辩杜澜荣获“最佳辩手”称号。吴勇敏老师对本场赛事做了精彩点评,并高度肯定了本次活动对于锻炼法学学生口才与思辨能力,增强高校法学院间交流合作的积极影响。最后,胡炜、陈臻、吴勇敏、吴卫华、余式厚五位嘉宾分别为冠军(厦门大学,荣获奖学金5000元)、亚军队伍(中国政法大学,荣获奖学金3000元)、四强队伍(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荣获2000元)、优胜队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荣获1000元)以及最佳辩手颁奖,并合影留念。本届“阳光杯”中国高校法学学生辩论赛在全场热烈的气氛中圆满落幕。在辩论中收获友谊,在比赛中共同成长,这场智慧交锋、思维碰撞的盛宴拓展了法学学子观察社会的视野,增强了法律实务能力,为全国优秀高校法学院间“以论明理,以辩会友”的交流合作树立了良好风标。

供稿张梦� 陈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