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钱弘道出席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讨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4-06-18 点击次数:958
    按语:本报道依据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报道。
 
    2014年5月20日上午,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司法文明指数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主办。来自中国政法大学、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浙江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的40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陈光中教授等出席研讨会。钱弘道教授应邀出席。
     钱弘道教授着重介绍了余杭法治指数、司法透明指数、电子政府发展指数三大项目的实施情况,还介绍了教育部重大课题“中国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司法透明指数”等项目的进展,并对司法文明指标设计以及今后如何开展司法文明指数测评提出了建议。钱弘道认为,中国法治指数和其他相关指数的研究、指标的设计一定要紧紧把握中国现实,直接将世界银行或世界正义工程的法治指标拿过来是行不通的;指数设计方案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证明它是否可行;整个中国未来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实验”,我们所做的相关指数研究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实验;中国法治实践学派就是致力于将实践、实验、实证成为法学的常规研究范式,致力于法治中国理论的构架,致力于探寻中国法治发展道路。与会专家认为,钱弘道是国内法治评估先行者,余杭法治指数、司法透明指数等均具有开创意义。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张保生教授作了“世界法治指数及其对中国法治评估的借鉴意义”的学术报告。陈光中教授充分肯定司法文明指数项目研究及即将开展的评估对推动我国司法改革和法治建设具有的重大意义;同时,他也对司法文明指数指标体系的设计和问卷调查方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中国政法大学樊崇义教授也表示了对该项目的积极支持,并对司法文明评估尤其在抽样、调查方法等方面如何将普适指标和中国特色相结合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卞建林教授、副院长杨宇冠教授、副院长顾永忠教授,都对司法文明指数的一二级指标的设计和问卷设计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最高检检察理论研究所副所长谢鹏程结合检察公信力指数项目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会学者还从司法文明指数的整体思路、研究方法、问卷设计、样本筛选等方面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无忧、亦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