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2~23日,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2014年年会在上海华东政法大学交谊楼报告厅隆重召开。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6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14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法律全球化:中国与世界”的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会议由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主办,华东政法大学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院承办,上海市法学会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会协办。
研究会进行了换届选举。钱弘道教授再次当选为副会长,并在大会上作法治主旨演讲。
钱弘道在演讲中说:“从事比较法研究的同志应当站得高,看得远。我们要站在中国看世界,也要站在世界各国看中国。如果你站在美国,你会了解美国人的想法:民主,法治,宪政,三权分立,司法独立,多党竞争。如果你站在中国,就必须正视中国执政党的想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司法独立,这一切我们又可以概括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谁能断然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法治不是法治?这里涉及到一种权力:话语权。法治中国是一场伟大的实践,伟大的实践必须有伟大的理论配套。没有一套中国法治理论体系,就不要侈谈法治中国伟大实践。衡量中国法治理论水平的高低,有一个核心指标:中国有没有出现学术流派。古今中外,无论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代的儒家、法家、道家,还是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学园派、亚里斯多德的逍遥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无论是历史法学派、自然法学派,还是功利主义学派、现实主义学派、经济分析法学派等一切学派,它们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学术高峰。中国连一个学派都出现不了,谈得上学术繁荣鼎盛吗?谈得上法治理论辉煌吗?谈得上法治实践的伟大吗?由此可见,法治中国理论建设任务紧迫,中国的法学家们任重道远。”
(本报道依据中国社会科学网报道文章改写。无忧、王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