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法学青年】张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5-04-26 点击次数:2067
张健,201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法学院,获法理学硕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诉讼法博士研究生,导师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院长、诉讼法学学科带头人胡铭教授。曾任光华法学院博士生会副主席,获得过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浙江大学光华奖学金等,被评为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浙江大学三好学生、浙江省优秀毕业生等。其在《浙江大学学报》、《中国刑事法杂志》、《暨南学报》、《云南社会科学》、《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中南大学学报》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三本著作的编写和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和撰写,同时还获得获得全国法律文化博士生论坛(南京大学)最佳论文奖、全国法律文化优秀研究成果奖、第九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中国法学会)征文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张健作为胡铭老师的第一届博士生,被冠以之江山上“大师兄”的称号,其学术能力闻名法学院。传说中的张健师兄是学术大牛,但是生活中的张健师兄沉稳、幽默又有些腼腆,为人真诚坦荡,多了许多的亲切感。在其即将毕业之际,让我们揭开“大师兄”的面纱,走进他背后的故事。
 
博士学习:平淡的执着
来自山东的张健,最初是阴差阳错选择了法律,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点,于是坚定地走上了博士之路。“在硕士阶段,感觉自己不懂的太多了,于是想要趟一趟法学的水有多深。就选择了继续攻读博士。”对张健来说,博士阶段是一段宝贵的经历,在知识储备和学术学习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而选择刑事诉讼法,则是因为在张健看来,法学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凭空想象,只有踏踏实实地以中国实践为基础,提炼出本土的理论,这样的法学学术才具有生命力,而刑事诉讼法正具有这样的生命张力,能够服务于中国的法治建设实践。
在谈到博士生导师的时候,张健开始滔滔不绝起来,足见胡铭老师在他学术和人生中的重要影响力。他将胡老师的要求铭记于心,作为第一届博士生,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追随胡铭老师的优秀步伐,他觉得自己和导师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胡铭老师在张健的成长轨迹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张健用了很多次感激这个词,来表达自己对胡老师发自内心的感谢。“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张健心中,胡铭老师即是良师,亦是益友,更像父亲,在心怀感恩的同时,对胡铭老师的栽培深觉受用终身。
对张健来说,现在的法学学习早已经被岁月消磨了新鲜感,每日与法学打交道,法学学习已经内化成骨子里的一部分,似一日三餐般简单平淡。但是这样的平淡却有足够的味道,让张健执着地去慢慢品味。
 
学术心得:积累是一笔财富
在学术学习尤其是刑事诉讼法的学习上,张健认为当前的研究已经从比较研究、对策研究、价值判断研究等转向社会科学研究与解释论,强调交叉学科的研究,而实证研究又是重要的研究进路。同时,在运用这些法学方法的过程中,宽泛性的阅读远没有针对性阅读有效。因此,张健推荐进行限定主题的论文写作,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文献资料阅读和研究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写作者的法学素养,也能够让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达到学术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在核心期刊发表了十余篇论文的学术大牛,论文的写作与发表无疑是张健的强项。在张健看来,做学术与发论文并不矛盾,论文的发表也是学术研究的过程。但是,论文的写作绝不是以发表为目的,其间带来的语言文字和专业知识的训练将对法科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就业助益良多。因此,他反复强调学问积累的重要性,鼓励学弟学妹在硕士阶段能够勤练笔,积极培养法学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生活面面观:热爱摇滚的暖男
张健的自律性很强,有固定的生活作息,早上6点钟起床,洗漱完毕从之江跑到六和塔或者虎跑再跑回吃早饭,8点钟准时去图书馆,晚上看书到9点出图书馆,11点睡觉,这样严格的作息安排能够做到基本三年如一日的程度。但是,张健并不是个对生活毫无激情的人。相反,他看似波澜不惊的外表下有一个火热的小宇宙,对人对事一样充满热情,简直成了同门师兄弟心中的小太阳。
张健对摇滚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享受摇滚音乐特殊的质感,在音乐中找到了释放的另一个自己。平时师门聚会唱歌时,充满磁性的低音炮嗓音也总能震惊所有人。此外,张健也追求慢跑的生活品质,晨起小跑六和塔,傍晚闲游一圈九溪,成为张健学习之余最好的调节方式。这也许也解释了他热爱旅游,想要多出去走走看看的心情。此外,张健被同门誉为暖男,因为他非常关心晚辈们的生活和学习,能够在师弟师妹们遇到困难时,及时出手相助,用他的智慧和方式,将温暖感染每一个人。在和张健的沟通中,他的诚恳和体贴也让我备受感动。
 
在采访的末尾,耿直的张健说道:“我并没有把学术拔高到一个多么伟大的程度,我只是觉得我喜欢做,我能够做的好,我以后也会继续做,我觉得我很幸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现在的张健手握多个offer,他表示,会继续学术之路,尽人事,知天命,不管未来如何,都将步履不停、执着前行。
最后,大师兄告诉我,他给毕业后的自己安排了旅行计划,告别博士生涯的他要出去好好走走看看这个世界。祝愿我们的大师兄一路顺风,也祝愿他的人生之路更加光辉灿烂。
 
 
曹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