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造化绝高处,富春独多观――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分党校组织学生党员赴富阳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5-12-04 点击次数:983

2015年12月4日下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党员之家骨干、各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预备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在院团委副书记王书剑的带领下,赴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黄公望故居开展参观学习活动。

    下午13:30,全体人员来到了位于富阳区受降村的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作为浙江省唯一大型抗战胜利主题纪念设施,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就是在“受降厅”基础上扩建而成,总建筑面积2600多平方米。整个纪念馆为灰色调,给人庄严沉穆的感觉。镌刻着“警钟长鸣”的钟塔,警示着人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纪念馆展览的主体部分由地上建筑和地下展厅组成,地下展厅分为“侵略暴行”、“不屈抗战”、“胜利欢庆”三大部分。整个参观线路由远及近,并辅以油画喷绘、图片浮雕、复原造型、多媒体触摸、声光电模拟、影视观看等多种形式,虚实结合,互动体验性强,感官冲击力大。纪念馆工作人员向光华法学院师生们详细介绍了浙江抗战的真实情况,侵华日寇的累累暴行令人触目惊心,浙江军民的顽强抵抗让人慷慨激昂,大家深切地感受到,只有不忘国耻、珍爱和平,牢记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伟大使命,中国人民才能永远傲立于民族之林,而这一切的实现,离不开青年学生、尤其是青年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参观结束后,法学院师生在纪念馆广场前重温入党誓词,慷慨激昂的誓词在广场久久回响。


随后,光华法学院师生前往富阳参观的第二站——黄公望故居。黄公望是元代著名全真派道士、大画家,与吴镇、王蒙、倪瓒并称作“元四家”,绘有《富春山居图》《快雪时晴图》《洞庭奇峰图》等传世名作。在黄公望隐居地及纪念馆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为富春山居优美雅致的自然景观所深深震撼,同时也为以《富春山居图》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辉煌艺术成就赞叹不已。而《富春山居图》由于近代历史的原因,前段(《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段(《无用师卷》)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温家宝总理曾以《富春山居图》分藏两岸为例,表达他希望两幅画能早日破镜重圆的愿望,充满了对两岸“血浓于水”同胞情谊的深情寄托。中国伟大艺术瑰宝的无穷魅力以及《富春山居图》的身世背景,进一步加深了光华法学院师生心中对伟大祖国的由衷热爱以及对祖国统一的坚定决心。海峡两岸同宗同源,实现国家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青年人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经过此次参观,同学们的爱国激情和学习热情更高了。


“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富阳是一座钟灵毓秀的小城,这里有让人流连忘返的山峦水色、茂林修竹,也出过郁达夫、黄公望等彪炳史册的志士贤人,亦见证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与浴火重生。本次在富阳的观摩经历,足以让法学院师生铭记于心,并内化为奋发进取的强劲动力。

  供稿 之江通讯社 孙康
    供图 光华法学院 王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