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铭记历史,不忘初心――记学院井冈山实践学习培训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6-07-19 点击次数:811

2016712日,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师党员一行来到革命圣地井冈山开展为期三天的实践学习。

713日上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井冈山实践学习培训班在江西干部学院举行开班仪式,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卫华主持。江西干部学院院长郭评生同志致辞,他首先对参加此次培训的老师们表示热烈欢迎,随后介绍了江西干部学院的基本情况。郭院长指出在“两学一做”的大背景下重新学习井冈山精神,结合时代发展重新阐释井冈山精神,赋予井冈山精神新的生命力。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勇敏在讲话中提到,井冈山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中国革命开始迎来崭新历史篇章。吴勇敏副书记表示自年轻时就向往踏上井冈山这片热土,今日如愿以偿心情非常激动,他希望学院各位党员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背景下能够弘扬井冈山精神,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在培训期间展现学院党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开班式最后一项议程,由郭评生院长为培训班授予班旗。

开班仪式结束后,学院教师党员一行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列队向烈士敬献花圈,默哀悼念。随后,在烈士陵园大厅,现场教学老师为大家讲述了井冈山烈士的英雄事迹。革命烈士们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让大家感动不已。教师党员一行冒雨祭扫了革命英雄纪念碑、雕塑园,在思想上和精神上接受了洗礼。在茨坪旧居参观中,教师党员一行近距离感受了当年毛泽东同志领导井冈山军民度过的艰难岁月,就是在“红米饭、南瓜汤”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井冈山的红军依然保持革命精神,与敌人展开斗争,这加深了教师党员们对理想信念的认知。

下午,学院教师党员一行来到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博物馆,并对井冈山革命历史进行了系统性地学习,对井冈山斗争史和井冈山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思考。在大井毛泽东旧居,教师党员一行聆听了王佐烈士曾孙王华文的现场报告,从革命烈士后代的视角,追忆王佐烈士的传奇一生,动情讲述了先辈的革命事迹。

714日上午,学院教师党员一行来到黄洋界接受现场教学,首先察看了黄洋界哨口工事,深入了解黄洋界保卫战的经过,重温革命峥嵘岁月。随后教师党员一行来到了毛泽东同志曾经居住和工作过的八角楼,楼内陈列着毛泽东同志当年用过的大砚台、竹筒铁盏青油灯等物品。当年,毛泽东同志就是在一根灯芯点燃的微弱灯光下,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阐明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八角楼的灯光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也照亮了在场的每一位党员的心灵。当天上午的最后一站,学院教师党员一行来到龙江书院参观学习。龙江书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院校的摇篮,为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斗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政人才。教师党员们参观了龙江书院的明道堂、文星阁,感受到我们的党干部教育培训的优良传统,即使在战时的艰苦条件下,依然不放松对于军队士兵及干部的教育培训。

下午,教师党员们重走红军挑粮小道。在亲身体验了革命先辈艰辛困苦的挑粮之路后,有党员同志感慨:“我们轻装简行都觉得累,当年红军要挑100斤粮食在身上,苦和累可想而知。”挑粮小道的实践对于每位党员同志,不仅是革命传统教育,更是一次人生教育。

 

 

715日上午,党员们在江西干部学院,接受了互动访谈式课程的学习。党员们通过视频、革命后代口述的方式,学习了中共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曾志同志的感人事迹,学习了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女士的先进事迹,聆听了已年近90的毛秉华同志的宣讲,聆听了老知青杨洁如将自己的青春奉献井冈山的故事,聆听了88年出生的张志敏同志担任井冈山市古城中心敬老院院长的先进事迹。


下午,吴勇敏副书记为教师党员们讲授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的党课,从两项规则修订必要性、修订原则和过程、规则特点和内容三个方面展开解读,强调《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坚持正面倡导、重在立德,是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能够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重在立规,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两项法规面向全体党员,在此基础上突出关键少数即党员领导干部,删繁就简,简单易行,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重塑党组织的纪律性和约束力,保持党和人民血肉联系具有重要作用。

随后,举行了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两优一先”表彰会,由党委副书记吴卫华主持,表彰了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


在结班仪式上,三组组长分别发表自己在井冈山学习体会。夏立安老师将井冈山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做对比,分析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能够生存并为革命成功打下坚实基础的原因。他谈到,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下,需要不断摸索,这需要每位党员贡献自己的力量。阮方民老师用三组词来总结和概况了井冈山学习实践体会,一是领袖、路线和制度;二是理想、信念和精神;三是求真、忠诚和担当。他在发言中表示,我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把自己专业搞好,脚踏实地教育好自己的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自己的努力。陈信勇老师用三句话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他认为,当今的共产党员仍应该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保持艰苦奋斗、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七一讲话中提出,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舍生忘死、公而忘私,推动这个曾经山河破碎的国度走向独立、走向富强。通过这次学习,法学院的各位党员将会带着新的感悟,投身到教学、科研、服务中去,真正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卓越的成绩!

   供稿人:郭培、陈思    摄影:陈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