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全面推进国际化,拓展院校深度合作――学院成功访问欧洲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6-12-09 点击次数:2149
11月26日-12月5日,张永华书记率领学院代表团密集访问了德国慕尼黑大学、洪堡大学、法国巴黎二大、中国驻法领事馆教育处、浙江大学法国校友会、英国牛津大学中国中心、牛津大学法学院,看望了在欧州各高校学习的浙大以及学院的学子和已毕业校友。代表团成员有副院长周江洪教授、葛洪义教授、王超博士、党政办主任林俐。
代表团首先访问了德国慕尼黑大学(Ludwig Maximilian Muenchen Unitversitaet)。慕尼黑大学国际合作处副主任Jean Schleiss,国际访问学者服务处Susanne Doring-Buchmann博士,学术交流合作处Suanne Dietruh 和慕尼黑大学法学院公法教授Jens Kersten与代表团一行就两校两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讨论。慕尼黑大学是德国排名第一的大学,也是欧洲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之一,近十年来特别是2014年我校与慕尼黑大学缔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之后,两校间展开全面合作,在刚刚结束的由我校举办的“德国慕尼黑大学—中国学术网第二届科学论坛”上,慕尼黑大学组织了53人的代表团出席,我们到达时吴朝晖校长刚刚结束在慕大的访问,我院目前在慕尼黑大学访学和读书的师生即有5人。


代表团随后访问德国洪堡大学(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洪堡大学法学院院长Reinhard Singer教授相当了解中国,对于与我院开展合作有着浓厚的兴趣。洪堡大学是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也是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大学之一。洪堡大学是世界上第一所将科学研究和教学相融合的新式大学,爱因斯坦、黑格尔、马克思等都曾在此任教或学习,法学院是洪堡大学最强的院系,也是德国最优秀的法学院之一。

德国与我国一样,是大陆法律体系的主要代表,德国的法治发展对于我国的法治建设有着重要启示意义,尤其德国民法学对我国民法学的发展影响深远。慕尼黑大学、洪堡大学和我院高度认识到,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中德法治成就借鉴和影响力的重要意义。


在法国巴黎,巴黎二大(Université Panthéon-Assas)索邦国际法学院Stéphane Braconnier院长代表二大校长表达了与我院深度合作的热切愿望,他与代表团一行就两校两院之间已经开展的如欧洲商法暑期学校项目外新设项目进行讨论,双方还就政府治理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巴黎二大以其法科著称,法学学生有19000人,法国众多最具影响力的法学家在该校任教,巴黎二大注重国际化,在新加坡和毛里求斯设有分校。

代表团一行访问了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教育处,教育处顾晋宇秘书介绍了使馆教育处的主要任务是促成双边教育与合作,不仅帮助国内的学子到法国交流学习,也要吸收优秀的法国的学生到我国来交流学习,培养法国年青一代知华、亲话、爱华,这就需要好的项目,使馆教育处也希望得到我们学校的大力支持。

代表团一行拜访了法国校友会会长王晓杰,法国校友会立旨于加强旅法、旅欧校友间的联络、服务校友及促进中法科技、文化交流等。王晓杰会长以一颗拳拳之心把校友会办成浙大人的海外之家,为到法国学习工作的浙大校友参与法国社会活动,融入法国生活提供一切可能的机会,王晓杰会长并设宴欢迎代表团一行。

代表团一行还与巴黎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进行了会谈,巴黎学联为中法关系、为服务学人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付超主席夫妇虽不是浙大校友,但一直关心浙大尤其是我院的学子在欧洲的学习交流,为我院学生赴欧洲访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代表团一行马不停蹄,于12月2日赶赴英国,访问了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中国研究中心,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副教授Matthew S.Erie,JD,PHD, 副教授Kyle A Jaros,中心主任助理聂红萍博士非常关注我国经济的崛起,关心法治中国建设,双方就治理模式、“一带一路”、多元化的终端解决机制等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他们表示非常希望有机会参与中国法治建设的过程,共同推动中国的法治发展。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面积约5500平方米,里面包括能容纳6万册书籍和文献的图书馆,还有会议室、学术报告厅、中式庭院等。加强中英人文与学术交流,促进中英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是牛津大学中国中心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代表团一行与牛津大学法学院资深教授Adrian zuckerman就两院院际和师生交流进行了详尽的会谈。牛津大学法律学院在全球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法学院研究力量雄厚,在其教师队伍中就有很多位是皇家学会会员,并且大多是在各自学术领域里的世界级权威人物。牛津大学法学院培育出包括前首相布莱尔在内的众多顶尖杰出人士,它的教学方法非常独特,至今仍维持传统的导师制,大堂演讲课或讨论课。

学院代表团本次出访,本着落地的原则,与慕尼黑大学、洪堡大学、巴黎二大、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牛津大学法学院就师生交流、联合培养、合作研究、双边论坛、LL.M.和SJD、暑期学校等项目进行实质性的讨论,并对各个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各方对进一步合作的前景及重要性的认识高度一致。
访问期间,代表团看望了在欧州各高校学习的浙大以及学院的学子和已毕业校友。在德国,代表团看望了在德国慕尼黑大学访问的王钰老师,曾在学院工作的校友魏立舟,博士生周许阳、施鸿鹏、刘洋三位同学,在柏林自由大学交流学习的博士生章晓英同学,在巴黎一大法学院交流学习的博士生林淡秋同学,在法国德尚律师事务所工作的2008届本科毕业生吴彦超律师,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的今年刚刚获得学士学位的赵苡晨同学和在伦敦大学queen mary 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16届硕士毕业生李延哲同学。


离别伦敦之前,代表团以学校名义举行了茶话会,与我校在帝国理工交流学习的龙萌博、刘世军、陈钇名、陶陈凝、朱桓正、郁欣、李雅纯、俞能、纪美岐、沈一宁、竺盛、周瑞剑、孟繁煦、朱佳宁、温作鹏、徐世琨、程铭、祝义朋等同学座谈,因学校党委副书记胡旭阳临时有重要公务未能出访欧洲,学院党委书记张永华转达了胡旭阳副书记对在帝国理工学习同学们的问候,代表团成员与同学们就他们在英国的学习生活以及学成之后的计划等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茶话会温馨欢乐。

代表团在欧洲访问期间,得到学校派驻德国办事处戴凌云老师和派驻英国办事处张文军老师,以及在慕尼黑访问的王钰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光华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