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5日,王阳明思想与治国理政研讨会在浙江宁波市召开。
本次会议由宁波市委党校、宁波中华文化学院、宁波市社科院、浙江省儒学学会、浙江国际阳明研究中心和宁波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浙江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张建明到会致辞,市社科院副院长、宁波文化研究会会长陈利权,副校长冯建波,教育长吴翔阳分别主持研讨会。
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创校校长、北京大学教授龚鹏程等海内外中华文化、阳明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宁波市副市长张明华等出席研讨会。 浙江大学教授、中国法治研究院院长、弘道书院创办人钱弘道出席研讨会并做演讲。
钱弘道教授发表的演讲主题为“知行合一精神和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演讲。中国法治实践学派,或者叫“法治实践的中国学派”,是以中国法治实践为研究对象,以探寻中国法治发展道路为目标,以创新中国法律制度和法治中国理论体系为具体任务,以实践、实证、实验为研究方法,注重实际、实效,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流派。一个“实”字可以概括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全部特征。所谓“实”,就是指中国法治实践学派注重“实际”、“实践”、“实证”、“实验”、“实效”、“实学”。中国法治实践学派追求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实践主义的科学结合,既强调思想,又强调行动。中国法治实践学派践行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思想,是实践理想主义者。实学传统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精神。从孔子、孟子到王阳明,从叶适、陈亮到黄宗羲,从沈家本到今天的中国法治实践学派,其主要共同点即是经世致用的实学传统。“知行合一”成为传承不绝的治学指南,也是许多学者的根本准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学者。钱弘道的演讲从王阳明的何陋轩到弘道书院的何陋轩,从传统文化到中国法治实践学派,幽默风趣,一气呵成,博得与会者的热列掌声。钱弘道说,他要在弘道书院设中华文化传播基地,把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精神作为五十岁之后的一件重大任务。
王阳明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之一,他的一生形成了丰富精深的治国理政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华传统治国理政的博大智慧。此次研讨会为进一步探求“阳明与治国理政”的整体风貌和学术特质,为阳明学研究拓展新的研究论域、路径、方法和视角等,推动学术创新、理论发展、实际运用,促进阳明学与时代文化的融合,发挥阳明学的时代价值,阐发阳明学对社会和谐与稳定、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童岚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