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积学储宝,酌理富才――记我院博会暑期赴厦门走访优秀校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7-09-27 点击次数:450

    9月11日,我院博士生会谷向阳、侯凌霄、楼桓楸同学一行三人赴厦门走访2015届优秀校友王云清博士,为学长带去了来自母校的问候,同时与学长进行了深入交流。
    王云清学长2015年博士毕业于我院法学理论专业,师从陈林林教授,毕业后即到厦门大学法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合作导师是厦门大学法学院院长宋方青教授,近日即将出站留校担任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司法裁判理论和法学方法论。在我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在《法学研究》、《法律科学》、《现代法学》、《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等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学术文章,并先后获得第十届“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暨第二届“司法文明博士生、博士后论坛”优秀论文奖、第三届孙国华法学理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第二届浙江大学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光华奖学金、2015届浙江大学校级优秀毕业研究生、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研究生等奖项与荣誉称号。

    “海外青山山外海,凭高纵目气增豪。”本次走访的目的地正是位于鹭岛厦门的厦门大学法学院。访谈前,王云清学长带领博士生会访问团三人参观了厦门大学法学院所在的厦大校园思明校区。学长向我们介绍了厦门大学法学院的基本情况,并与我院略作比较,认为两所法学院所处环境都十分优美、都有一批学识渊博的学者和求知若渴的学子,但两所学院在学科建设各有重点、各具特色。厦门大学思明校区依山傍海,紧邻南普陀寺、海滨沙滩与胡里山炮台。校内风景独佳,芙蓉湖、情人谷静谧浪漫,清水墙、琉璃顶“穿西装、戴斗笠”(南洋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图书馆馆藏宏富,上弦场朝气蓬勃,芙蓉隧道妙趣横生。如此优美的环境也让大家觉得在厦门大学读书、做学问是一件十分愉快之事。

    在王云清学长的博士后研究室,我们跟学长放开话题,进行了非常愉快的交流。学长的研究室位于厦门大学法学院总部的六楼,是名副其实的“海景一线房”,窗明几净,有坐卧之安,起身眺望便是碧海青天。在这样的环境中,看书、写作好像也成了一件云淡韵清的趣事。学长办公室里堆着许多书,除了大量的专业书籍,还有不少杂谈、小说方面的“闲书”,都是学长的日常“食粮”。


    学长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厦门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的主要工作内容。据悉,目前国内高校博士后管理制度日趋体系化,厦门大学法学院也在商定最新管理制度,努力培养科研能力更加突出的博士后。学长同时提醒有意向做博后的师弟妹们提前了解相关要求,与合作导师提前取得联系。学长着重和我们分享了他的科研心得,研究固然要出于兴趣,但是也要注意选题是否足以驾驭、研究素材是否充足等问题。就博士论文的选题而言,一个领域内的文献浩如烟海,固然可以为作者提供很大的帮助,但是如何从中开辟出创新点也是个难题。论文写作的基础在于平时的积累,只有不断的学习、吸收才能为解答以后碰到的问题奠基。若是不确定选题,不妨在纸上罗列出所有可以驾驭的论文题目,逐个进行对比、权衡,直至最后做出决定。学长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提醒师弟妹们学术研究应该重视连贯性、延展性,既要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要适当扩宽视野,到最后融会贯通。
    此外,现供职于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的我院2014届本科毕业生谢怡萱同学也抽出时间参加了部分交流,并向走访团队介绍了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和新设的自贸区法庭的基本情况。


文:楼桓楸 谷向阳
图:谷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