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学法明心志,守法正言行 ――记浙江大学第二十八届模拟法庭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7-12-03 点击次数:967

 

    最好的法律从习惯产生。——儒贝尔《冥想录》
    为了深入校园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广泛传播法律知识,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促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推动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校园环境,12月1日晚18时30分,浙江大学第二十八届模拟法庭在紫金港校区临水报告厅如期举行。
    本次活动由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主办,浙江大学学生法学研究会承办,并得到了浙大学子六和教育基金、浙大学生社团发展基金等机构的大力支持。

    受邀参加的领导嘉宾评委有,校外嘉宾评委:浙江省司法厅原新闻办主任、浙江省“七五”普法讲师团成员、中国法学会会员、77级校友毛建一,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律师刘珂;学校嘉宾评委:浙江大学党委研工部部长张荣祥,浙江大学求是学院丹青学园主任郑丹文,浙江大学团委兼职副书记丁燕飞,浙江大学党委学工部学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袁�;学院嘉宾评委:光华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卫华,光华法学院团委书记李冬雪,光华法学院团委副书记、学生法学研究会指导老师王书剑,光华法学院诉讼法学博士研究生王震。
    浙江大学党委研工部部长张荣祥老师为本届模拟法庭致辞。张老师指出了杭州对于我国宪法的特殊意义并且强调了法治对于当下社会的重要作用,强调了本次模拟法庭对法学专业的学生及非法学专业的学生都具有极好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对本校模拟法庭寄予深切期望,希望模拟法庭走的更远,成为浙大学生活动的一张精致名片。

    随后,主持人宣布浙江大学第二十八届模拟法庭表演正式开始,本届模拟法庭与往届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本届模拟法庭选用的案件背景取材于中国香港的警员徐步高枪击案,而采用了英美法系的庭审模式。通过控辩双方与证人之间的交叉质询,还原案件的本来面目,重新审理这起案件,一方面,是为了突出中外诉讼制度碰撞,彰显法律制度的差异;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到往届指导老师和观众给出的意见和建议,让更多同学了解真正的英美法庭,我们最大程度地还原英美庭审现场,向同学们展现法律的神秘与不可侵犯,兼具严肃性和趣味性。
    本次庭审还从现场随机选取16名陪审团候选人,经过两轮筛选后确认12人成为陪审员组成本次模拟法庭庭审陪审团,陪审员将在庭审最后环节进行讨论评议,并统一意见,决定案件审判的最终结果。也就是说,本次模拟法庭庭审的最终结果决定权,不在于检察官,不在于辩护律师,也不在于法官,而在于每一位参加庭审的陪审员手中。

    在英美法庭特有的交叉质询和平等对抗下,在控辩双方激烈的慷慨陈词下,在12名陪审团成员慎重思考下,本案的重重疑云被层层拨开,每个人心中也大致都有了符合自己正义观的答案。同时,评委老师也对参加模拟法庭演练的场上演员进行了包含法律知识运用和角色模拟能力等方面的打分评价,评选最佳律师(最佳检察官)、最佳证人。
    在法官休庭,陪审团决定最后审判结果的间断时间里,中国法学会会员、77级校友毛建一、光华法学院博士生王震对模拟法庭进行了专业的点评,这次法庭在满足大部分同学们对剧情期待的同时,又为增强了它的学术性、专业性。将对于很多人来说的晦涩难懂法律知识与冗长复杂的审判程序以一种相对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现出来,加深了同学们对法律的理解。同时,几位演员的演技也得到了嘉宾们的一致称赞。

    紧接着,法庭重新开庭,审判长宣读判决书,宣布被告人陈思坤一审判决无罪。光华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卫华老师为本届模拟法庭的最佳律师(检察官)——刘欣然(饰检察官)和最佳证人(被告人妻子)——陈敏樵(饰被告人妻子张纯)颁奖。最后的抽奖环节,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律师刘珂抽取了本场的获奖观众,颁发了幸运奖(小米运动手环)和iPod shuffle大奖。

    伴随着大家的热情的掌声,第二十八届浙江大学模拟法庭落下了帷幕。浙江大学模拟法庭是浙江大学四星级学生社团——浙江大学学生法学研究会的金牌活动,它以宣传推广法律知识为着眼点,集趣味性和专业性于一体,是一个能让浙大学子现场体验法律之魅力的良好平台, 一直在全校范围内享有相当的知名度,并产生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这个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直面法律,与法律直接对话的机会,让同学们轻轻松松学法律,规规矩矩守法律,拒绝法盲,做一个学法、懂法、守法的大学生。希望这次活动能够促进同学们对法律问题的思辨以及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理性思考。

    模拟法庭不仅面向浙大学子,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首演后,将争取让模拟法庭走出紫金港,走出浙江大学,走出杭州。这将使更多的人了解法律,了解正义,有利于真正贯彻落实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的院训——求是厚德,明法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