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LL.M申请经验――普普通通的绩点我们也不能普普通通的申请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8-07-04 点击次数:863
没有奖学金,没有辩论赛,没有模拟法庭,没有好GPA怎么办?
什么都没有,手里只有一份花了心血写的PS,一个市中级人民法院三个月实习,一个某公司法务助理实习,最终结果是大部分申请的学校都给了offer或者wl,offer最高拿了UT(UT在前一年是T14,不过它的排名有点晃动,差不多算是T14的守门员吧)。
虽然学弟学妹中一定会有大牛级别的人物存在,但对于那些硬条件不太好的同学来说,我希望写点东西,好让大家省去百度“GPA多少多少有没有希望申请到多少多少排名的学校”,“没有打比赛能不能申请到好学校”的时间。
在正式开始之前,介绍下美国申请中绕不过的一家机构:LSAC,全名法学院录取委员会。简单的来说,所有你的资料都要交到这个机构去,再由这个机构转送各个法学院(少数法学院例外),申请费也是在这里交的。这个机构的特定是慢,很慢,非常慢,所以在申请的时候一定一定要留足和它往来的时间。
然后介绍下美国法学院的排名,对申请者来说,需要知道的是T3(耶鲁哈佛斯坦福,扪心自问,你是学神吗→_→),T6(可以试一下,尤其是前六中和前五有差距的纽大),T14(目标),T14后通常还会有个T20,不过因为T14后排名每年变动太大,所以除了T14的几个守门员,后面学校的排名参考性相对较弱。
下面切入正题。
1、时间:越早越好!越早越好!越早越好!
我是从大三暑假开始准备申请的,根据我申请的经验来看,这个时间点开始已经有点晚了,建议想出国深造的学弟学妹最好在大三的寒假就开始准备,越早越好。不过如果真的晚了也没关系,只要申请了,就不会没有学校念。(是的,我们一定要抱着这样的信心XD)
说一下我自己的时间线。
2017年6月底,在亲戚朋友的劝说以及众多学长学姐的现身说法下决定申请;
7月8日托福考试,最终也是用的这个成绩申请(对语言成绩苦手的同学而言,需要留足充分的时间来刷,尤其是小分,即使对语言非常自信的同学也应该留时间考出更好的分数)。大多数T20学校要求的分数是100分,也有少数较好的学校要求105分,如纽约大学之类的学校更是有严格的小分要求(26,26,24,24),需要一遍一遍去考。
2017年8月,整理自己的社会资料。我在和咨询老师讨论后,决定以个人能力为核心进行整理,重点突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竞争性,也是在这个基础上选择了三名推荐信的推荐人——一名我校外院的教授(带我打英语演讲比赛的教授,来作证我在打比赛时的竞争力,以及在演讲中对平权的关注),一名我院的法律教授(来证明在专业领域,至少是某个特定的专业领域,有竞争力),以及一名法官(来证明在实习中我曾在外文法条查阅翻译中起了帮助)。
2017年9月-10月,在行政中心打印资料,与LSAC往来,录入LSAC。大约10月底时所有的资料都录入到机构中,开始填写各个学校的申请表格。
从2017年12月开始,陆陆续续收到录取通知书。
2、定位:心有多大,目标就有多大
定位学校的工作量大约占到整个申请工作的50%,选择好想申请的学校是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定位学校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自己的意向。如果有非常想去的学校,那么就应当把它列入申请计划中,不要管网上或者其他人说的关于分数线和申请条件的问题。
然后是南方和北方,东边和西边,城市还是郊区(纽约大学、UCLA以及范德堡、康奈尔,形成了鲜明对比),气候炎热还是寒冷,治安问题(非常重要,双城的治安和USC的治安相差甚远)、城市文化(许多同学申请时会忽略城市文化,但必须明白同为大城市,洛杉矶的好莱坞文化和纽约的现代气质存在差异,更不用说还有德州的牛仔文化等等)。
通常建议选择10个学校,其中留两所保底,四所冲刺,四所中档学校(对,我不太赞成有些中介说的262结构)。同档次的学校最多申请两所,否则没有意义的,所有申请的学校一定是自己想去的,而不能是按照排名来申请。
建议冲刺T6的同学一定申请纽大,纽大虽然排名第六,但和前五名的学校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招生规模很大;建议想要T14的同学一定申请康奈尔,康村是出了名的招中国学生较多,就是贵XD;建议所有想要T20的同学一定申请USC,因为这个学校排名非常稳定,地理位置较好(治安存在问题),而且是个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offer机,来者不拒。
其他学校按照自己所需申请,特别强调一点,不要在论坛上或者听其他人说某些学校给奖大方就哗哗去申请,比如佐治亚大学,佐治亚给出了大量的奖学金,但申请完后发现根本不会去的,位置太偏了。_(:з」∠)_
3、背景:拿出包装自己的毕生功力
很多中介会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对大部分同学来说要找到自己身上的特点是非常困难的,我建议大家从高中开始把自己做的事情理一遍。
不管是参加过文学比赛,英语比赛,体育比赛,得到过什么集体或者个人荣誉,和某些教授关系和睦,组织同学搞过什么活动,在网上写过小说,甚至玩过什么游戏,表现如何(懂得指挥?团队协作?头脑风暴?)都可以理在一张表格里。
然后就把这些做过的事往高大上的名词上去靠,具体怎么操作大家意会一下。
4、重点:我有特殊的PS技巧
PS是整个申请中最最最最最重要的资料,固然CV非常清晰,但那是对某些学神同学来说(可以罗列大量的奖项),对本身履历很尴尬的同学来说还得绞尽脑汁才能把CV的一张纸写满,那么可以做文章的只有PS。
PS切忌像写论文,尤其是大段大段空白的说明:我是个很优秀的人,我有什么什么特点balabala......建议大家最好准备一个故事,甚至准备多个故事。
开头要引人入胜,无论是用排比句,还是用故事开头,或是引用名人名言,务必在一开头就吸引住招生官的注意。招生官一天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一篇好的PS才能够脱颖而出。说一下我自己的PS,我是从小时候开始写的,前面几段写的都是“为什么我要读法律”,“为什么我要读llm”。从小时候喜欢看超级英雄,看蝙蝠侠和小丑,引出对法律的兴趣;从亲人在车祸中丧生却没获得合理的赔付,引出对法律学习的迫切需要;从高中参加哈佛模联时牵扯到的难民问题,扩大法律的重要性......
总之要表现出自己是有点想法的(就算没想法也要编造出想法来),这个部分大约要占到50%,概括一下就是说明我真的真的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喜欢法律,也可以写到尤其是某部分的法律,前后要对应。我这个PS申请的是宪法、人权法和普通法......如果大家要申请娱乐法就要从别的地方做文章,比如你是个追星女孩,你为了追星怎么样怎么样,然后引出法律,什么都能写。
上面的一半是不用改的内容,后面的50%是需要修改的。30%用来比较你和要申请学校的气质是不是对应。气质这个东西说起来有点悬,但抓住重点即可,比如这个学校在官网上突出写道“我们每年从多少多少国家招多少多少学生”,那你就知道学校想强调它们非常友善,非常welcoming,那么在PS中就必然而然的要吹一波,比如说我一直向往一个开放的接纳的包容的校园社区balabala。再比如说学校在官网上大幅描述毕业生的就业率(比如波士顿,它们强调自己有llm学生实习项目,虽然可能要付钱,但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实习工作;比如说UT,它们强调自己在德州是老大,找工作很容易),那么你就知道在PS里要写到自己对工作非常在意,希望得到法律实践机会balabala;再再比如说学校有某个非常有名的教授,那你就知道要吹教授了。
剩下20%做个总结,把那些无谓的自吹自擂和职业规划放在这个部分(明确的未来规划,即使你以后可能不是这么做的,但也要尽量编一个出来)。总之,要让法学院觉得,首先你喜欢法律,其次你喜欢这个法学院(并且你的气质也同法学院相合),最后你对未来充满信心,尤其尤其第一部分,写出自己的特色。
5、面试:说什么,说多少,怎么说?
大部分学校会要求面试,我参加或埃默里、波士顿、双城、UT等学校的面试。这些学校的面试通常会持续半小时左右,学校问的问题很有规律,建议大家在面试前多上寄托看看面经(寄托这个网站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你找了中介,中介叫你不用看网站只管听他们的,那你基本就知道这个中介是辣鸡了)。
对话一般以聊家常开始,你可以放松点,和她们聊聊你在哪里进行的面试(有场面试时我说我在洗衣房,大清早,冷得一塌糊涂,面试官立刻笑了,说她那边也非常冷),聊聊校区之类的。
然后进入正题,你为什么想读llm或者你为什么想到我们学校里来读llm是必定要问的,建议提前准备好,但不能背的太熟练,因为她会知道你在背,她会知道你在背,她会知道你在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后面会问如果你来了这边你想做什么,你对未来有什么规划,按照你的CV问你以前的实习经历以及你的感受之类的,具体问题参考面经。但下面我要说的是重点——
吹校区。
千万不要忘了吹校区,她一问为什么来我们学校,在常规的吹排名吹工作率吹教授之外,比如说“我在论坛上看到大家都在讨论balabala,一眼看到学校就觉得非常符合我在心中对美国大学校园的想象之类的”。
说得深一些,不要害怕,进去之后没人知道你面试说了什么。另外如果不害怕的话你可以谈谈政治→_→,反正我当时和波士顿的老师聊了川普,她还笑了,她说你这个时间来美国不会后悔,因为外国人可以再这里看戏。
6、其他零零散散的琐碎
推荐网站:官网(最重要),寄托法律专版,Top Law Schools,知乎(当故事看),地方报纸,一般这几个下来就足够了。
申请过程:记得申请waiver。在LSAC上去申请法学院是需要申请费的,但在申请之前可以写信给那些法学院,希望他们能免除掉你的申请费,如果参加了LSAC上的计划,还会有学校自己上门来找你给你减免申请费。这么下来基本上能省一万多块钱吧。
加群:多进群,多问,拿到offer后决定不去的学校尽早和学校联系,这是行规。你腾出来的位置会便利其他申请者,而其他申请者腾出来的位置也许也会便利你。
张雨珂